情绪失控的嫌疑人在怕什么
更新时间:2025-03-26 10:32 浏览量:4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刘继成
“检察官,我本来打算在演唱会上向女友求婚的,没想到……”2024年,我办理了一起涉及某明星演唱会门票的诈骗案。被害人李某是个28岁的小伙子,向我讲述案情时,他一度声音发颤,说他给了“某网站内部代理”上万元想买演唱会门票,等来的却是永远沉默的对话框。
原来,2023年8月下旬,李某经人介绍,加了自称在某售票平台工作的白某的微信,以人民币1.2万元的价格,向白某“预订”某明星演唱会工作证一张以及与明星合影机会一次。白某向李某保证,一张工作证可以带两个人入场,还可以安排李某的女友与明星在后台合影。李某付款后,白某开始以各种理由推托,先是说“主办方取消了工作证”,又说“公司会统一安排退款”,最后竟不再回复。李某多次联系对方未果后报警。
2024年2月,该案移送我院审查起诉。白某接受我们讯问时,一直在狡辩,称自己在某平台上看到过办理演唱会工作证以及和明星合影的广告,自己只是想赚点差价,没有存心骗钱。针对他漏洞百出的辩解,我逐条予以拆穿:平台账号没有票务搜索记录、虚构的退款审批流程、伪造的某售票平台工牌……一份份证据摆在眼前,白某突然情绪激动起来:“检察官,我认罪,你们别再查我手机了!”
为什么害怕查手机呢?我感到白某情绪失控背后一定还隐藏着什么。果然,进一步调取白某手机数据后,我们发现京外多地多人向其追讨退款的聊天记录。我们引导公安机关继续取证,民警奔波千里找到了这些被害人。看到新证据,白某又一次爆发:“你们怎么揪着我不放?”
经查,2023年5月至9月,白某利用粉丝对偶像的热情,在微信朋友圈、某平台上虚构票务代理身份,以“工作证进场”“明星合影”等噱头行骗,从包括李某在内的5名被害人处骗取钱款共计8万余元。每次得手后,白某会以各种理由推托,甚至拉黑被害人,大部分骗来的钱都被其用于炒虚拟货币。
2024年7月9日,我院以白某涉嫌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截至当天,白某因家庭经济困难,仅由其母亲代为偿还了被害人李某1.2万元。白某及其母亲均表示愿与其他被害人签订还款协议,分期偿还其损失。同年11月29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白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数字经济浪潮中,每一笔交易都承载着消费者的信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仅是惩戒违法犯罪,更是为千万消费者铸就的法治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