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贺兰山网评:“演唱会经济”新引擎激活一座城

更新时间:2025-03-28 08:53  浏览量:5

3月19日,银川市出台《银川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从十个方面安排部署全年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各项工作,其中一条“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引发了最为强烈的关注。具体措施是:市财政安排800万元,对在银川市范围举办的演唱会、音乐节的主办企业,按照观众规模和人均消费情况给予奖补,每站次最高奖补200万元。

政策激活“演唱会经济”,更能释放消费潜能。银川市这一波操作,正是看到了演唱会、音乐节持续火爆蕴藏巨大的消费潜能。近年来,音乐节“遍地开花”,张学友、刀郎等歌星演唱会更是一票难求,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演唱会经济”热潮。如果仅从演唱会本身来说,仅仅是一场演出的收入。歌迷为了看一场演出,不远千里奔赴一座城。他们既是观众也是游客,在网络带来话题、流量,为当地带来旺盛的“人气”,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拉动了当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链条消费,对于文旅等产业具有强烈聚集效应。不但能够激发文旅消费能力,还有益于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的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达到1比4.8,即门票花费1元,同期周边消费4.8元。可以说,人气袭来,便可“激活”城市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演唱会、音乐节的持续爆火,市场规模与体量与日俱增,产生出的“磁铁效应”愈加明显,吸引了大批二三线城市,场次、票房、观演人数大幅度增加,热度不断攀升。如何接住这一波的“泼天富贵”,银川还要做好话题引流、网络营销、政府服务、全城动员这篇“大文章”。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从网络宣传、引客到借助网红、文旅等新媒体平台做足话题,不断丰富相关旅游产品供给,包括美食、网红打卡等等,蓄势而上引爆热度。同时,做足“吃、住、行、游、购、娱”周边服务,甚至小到停车位的安排。除了要算“经济账”,更要打好“感情牌”,让各地观众始终感觉到银川人的热情好客,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出行感受,以真心呵护观众的真情,才能实现“曲终人不散”,真正打造出“现象级”的演唱会经济爆点。

一场演唱会、几个音乐节带来的热度和流量始终是短暂的。如何将“演唱会效应”拉长,展示城市好客包容、潮流时尚的深层次魅力,让“一时火”变“一直火”?这是对银川的一次考量。对一座城市来说,演唱会、音乐节场次逐渐增加,往往面临观众数量激增、场地饱和、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跟不上等等问题,而这正是破题的关键所在。以演出场地饱和为例,场地不足则需要增加或者升级演出场所,这也是吸引商家投资、打通与其他休闲场所融合发展之路的契机,譬如打造音乐休闲营地或融合休闲、运动、艺术、美食等功能的综合性空间。有了足够的空间,画廊、美术展等更多新业态才有融入发展的机会,延长传统的“吃住娱”供应链,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游览、休闲体验。同时,市场体量的增加,也将促进银川培育形成服务演艺经济的服务机构,拉动本地演艺市场良性循环,从而实现“演唱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资源禀赋、人文气息、文化底色。“演唱会经济”与城市可以说是同频共振、相互成就,让城市厚植了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留住了旺盛的人气,这样“红起来”的城市才是真正的“长红”城市!(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刘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