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30天!青岛女中医的号比周杰伦演唱会的票还难抢?
更新时间:2025-03-23 21:19 浏览量:4
“抢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都比抢这个难!”这是我刷到青岛女中医史俍元的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作为一名每天熬夜加班的社畜,我真的无法想象——怎么会有人愿意连续30多天在凌晨5点定闹钟,只是为了抢到200元的挂号名额?
直到我看到了患者吴先生的采访视频:他举起了手机里密密麻麻的抢号失败记录,当他终于成功时,他激动得“甚至请假去医院上班”。 我突然想起上大学时选修“中医养生”时的悲惨情况,校园网络瘫痪了半个小时,我才挤进去——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比教务系统更残酷的“秒杀”战场。
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史俍元的手。 一位朋友把新闻截图发到微信群里:“快看!这位医生摸脉就知道你喜欢谁了!”原来真的有被诊断为“十年前流产的心结”的患者,程序员的“办公室暗恋”当场被戳穿。
更绝的是她诊出癌前病变的案例:那位郭先生的血脉“像浑浊的河水”,治疗后变得“清澈见底”。这不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上工治未病”吗?
最具颠覆性的是,这位“白大褂小姐姐”居然和我同龄! 据说,一位老人进门时大喊“叫老师出来”,但原来站在他面前的就是石医生本尊。 这一幕让我忍不住大笑——去年我陪妈妈去看老中医时,她也偷偷嘀咕:“头发还没白,能行吗?”
将咨询室变成一个情感树洞:准备纸巾盒倾听患者的哭泣,并使用“言语治疗”解开心理结;
西医博士都服气:即使病人的女儿是一名医学高材生,也不能说服父亲来她这里治疗;
通勤时间学习经典:每天开车40分钟听《黄帝内经》,这比我记忆单词更自律。
晚上,跟在医院工作的老婆聊起这件事,她叹了口气说:“现在看病就像吃快餐,CT和验血半小时就能做完,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突然明白了史俍元走出圈子背后的原因——在这个人工智能看电影、机器人做手术的时代,有人愿意花20分钟仔细地触摸你的脉搏,从跳动的节奏中挽救被遗忘的疼痛,而这种“笨拙”的温柔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就像她诊断脉搏时画的“脉搏图”一样,她将空灵的触觉转化为可见的信号,赋予中医古老智慧一种赛博朋克式的浪漫。
关掉手机之前,我又点击了医院的挂号页面——当然,它仍然是“满的”。 但这次我截了图,发到了朋友圈:
“真的有医生能理解脉搏的秘密,也许我们都需要像这样的“慢对话”,让身体和心灵被温柔地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