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奉献
更新时间:2025-03-30 08:29 浏览量:4
林家阳
AI时代意味着什么?化用经典歌曲《爱的奉献》的歌词,“这是数字的呼唤,这是AI的奉献,这是智能的春风,这是未知的源泉”。对设计教育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常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需从价值观、系统知识、探索未知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训练。设计教育亦然!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主要培养服务于轻工产业和工艺美术需求的人才,到借鉴国外现代设计理念开启多元化发展,再到逐步形成中国特色设计学科体系,中国设计教育从无到有,一直处在积极探索构建的过程中。
近年,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习和教育观念发生巨变,一方面阅读书籍和课堂讲授等传统学习方式正在被打破,一方面AI提供了全新的创新思维工具和思路,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通识性和技术性设计工作逐渐被替代。面对新科技、新形势,设计教育必须有新举措,以推动中国设计蓬勃发展。
AI时代,设计教育并非只有顺应,也要有反思和批判精神。引导设计师在与AI对话的同时,保持“人”的尺度和距离,在“对峙”中思考设计的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对话与对峙是通过“人”与“AI”的双向构建来达成的,当下和未来也要辩证看待设计教育的开展。
平衡好共性与个性。AI是基于已有的大量数据进行训练的,更倾向于通用性、普适性。未来虽然还会有模拟各类人格的个性化生成服务,但其共性仍将存在。而作为个体的“人”,不同的设计师因出身、经历、性格、情感等不同,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也具有个性属性,其设计也更富独特性、前瞻性。设计教育在普及AI提供的共性服务的同时,更应张扬、拓展“人”的个性化创造。
把握好自助与自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方面,AI就像自助餐厅,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自给自足。但基于人的主观意识和欲望,在思想、决策、行动等方面的主动性和主导性上,AI还无能为力。设计教育在提供知识和技能的自助之外,更要鼓励学习者规划自己的宴席、探寻自主的美味。
兼顾好AI(人工智能)与ai(爱)。AI正在加速替代人类的经验生产,但满足个性需求和欲望实现,以及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关怀却需要人类自己去完成。设计教育在利用AI提升学习者技能的基础上,更需激发学习者对设计价值的深度思考、对情感关怀的高度重视,让设计引领美好生活。
20余年来,我全心全意投入设计教育改革,完成了6个系列300余册教材的总主编工作。如今,在与技术赛跑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Al的价值和人的价值——AI为世界奉献智能的爱,人为世界奉献富有情感温度的爱,越是走进AI时代,设计教育越呼唤人的ai(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