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韩粉呼吁取消门童中国香港演唱会:一场信任崩塌的娱乐圈地震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7  浏览量:8

顶流变公敌:曼谷事件的蝴蝶效应

韩国男团门童(BOYNEXTDOOR)近日因曼谷演唱会取消事件深陷舆论漩涡。3月28日缅甸地震引发泰国震感后,主办方先删除临时公告,待成员飞回韩国后才正式通知取消,导致大批中国、韩国等海外粉丝滞留曼谷,承担高额经济损失甚至面临失联风险。这一波“爱豆跑路,粉丝买单”的操作,直接点燃了粉丝群体的怒火。成员李常赫等人后续的模板化道歉,更被网友嘲讽为“睡醒才想起关心粉丝”的虚伪公关。

香港抵制:多重情绪叠加的爆发

曼谷事件的余震迅速波及原定于香港的演唱会。社交平台上,#取消门童香港演唱会#话题持续发酵,网友直言“来了也没人看”。这场抵制背后,是三重矛盾的集中爆发:

1. 信任危机:曼谷事件暴露了韩娱公司对海外粉丝权益的漠视。粉丝担忧“花钱买罪受”重演,尤其是香港跨国演出曾多次因沟通问题取消,市场信任度早已脆弱。

2. 限韩暗流:近年中韩文化摩擦加剧,从艺人辱华争议到文化挪用事件,中国网友对韩流抵触情绪升温。此前韩国乐队SaySueMe北京演出取消,被视为“限韩令2.0”的征兆。

3. 粉丝觉醒:新一代追星族不再接受“偶像即权威”的单向关系。曼谷事件中,粉丝自发创建互助文档协调回国,既是对官方失职的抗议,也是饭圈自救意识的觉醒。

韩娱产业的照妖镜

门童事件绝非个案,而是暴露了韩流全球化模式的深层缝隙:

流量至上,责任缺位:公司为保商业利益快速切割问题,却忽视对粉丝的基本关怀。例如曼谷主办方被曝疑似抢夺粉丝预约车辆,危机处理沦为“灾难级公关”。

文化输出的双刃剑:韩流依赖粉丝经济扩张,但其高姿态与低共情态度不断消耗观众好感。此次事件中“爱豆优先跑路”的荒诞剧情,彻底撕碎了“宠粉”人设。

从曼谷到香港,门童事件如同一场娱乐圈地震,震出了韩娱产业在海外扩张中的傲慢与短视。当粉丝用脚投票、用脱粉宣言反击,这场“顶流塌房记”或许将成为韩娱转型的转折点。毕竟,没有真心,再精致的偶像工业也终将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