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新风格”音乐创作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更新时间:2025-04-01 20:24  浏览量:3

3月30日,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新风格”音乐创作座谈会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行。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叶小钢,广东省音协主席金旭庚,广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吴碧,来自星海音乐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大学等院校和南方歌舞团、广州歌舞剧院等院团以及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汕头市艺术研究室等单位的音乐创作、理论专业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优秀新文艺群体音乐创作人才出席了座谈会。

3月,叶小钢创作的第五交响乐《鲁迅》由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与广州两地连演,用交响乐展现鲁迅先生笔下人物的百态人生。3月29日晚,这部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佳作首次在星海音乐厅上演。

指挥林大叶感叹:“欣赏第五交响乐《鲁迅》的过程,就像读鲁迅的文章一样,是一个由不太懂到理解的过程,只要不断品味、理解,你会每一遍都有收获。”朗诵者濮存昕也表示:“鲁迅先生一定不会想到,将近一百年后,他的作品还能成为交响乐,他的文学、他的思想还能以这样的演出形式传播。由我朗诵的第五乐章《野草》是鲁迅先生在广州白云楼写的,能够在广州的舞台上演绎这部作品,意义非凡。”

音乐会现场

广东省音协与广州市文联共同举办“新风格”音乐创作座谈会,便是借叶小钢作品《鲁迅》在广州首演的东风,掀起对广东的音乐创作创新发展突破的思考和讨论。

吴碧致辞,向叶小钢主席及全体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广州市文联、广州市音协在发展广州文艺特别是发展音乐事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好的做法,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为未来广州文艺的发展出谋划策。

与会人员谈了对叶小钢作品第五交响乐《鲁迅》音乐会的观摩感受,大家一致认为,音乐会观感非常震撼,叶小钢主席作为站在中国音乐现代化与国际化前沿的探索者,在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深度融合,对民族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的个性化音乐语言‌‌方面,为青年后辈做了很好的示范。

由此,对新时代广东的音乐创作如何更好地聚焦时代精神与人民需求,向世界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大家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讨论。主要观点包括:一是音乐创作者不但要掌握艺术技巧,更要注重文化积淀与深度思考;二是创作者要真正扎根人民,热爱生活,立足人民群众,创新表达,寻求音乐肌理和人文灵魂间的共振;三是音乐语音的艺术创作需要在中西方的表达中寻找到最平衡点,中国音乐才能更好地走出国门;四是广东文化符号应该以音乐为载体,尝试用叙事结构的陈述表达,以实现地域文化的全球化;五是新风格的音乐创作应该在保持中华文化根基的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去重构音乐的语法。

叶小钢主席在最后的发言中,提到了本次会议举办的初衷,就是探讨如何用最新的音乐创作深刻、准确、恰如其分地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他提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家在以‌文化根性、国际视野与创新融合‌为核心的艺术探索在数量上已经非常多,但是在质量方面还需要再提升,仍然缺乏老百姓发自内心喜欢的音乐作品。他认为,把音乐写好听是音乐家的责任,寄语年轻的音乐创作者,音乐创作要打开思路、开阔眼界,创作者要充分了解老百姓喜欢什么。他同时指出,广东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音乐发展的基础,希望与广东省文联、音协、音乐学院及广大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让广东的音乐再次散发光芒,辐射全国乃至世界。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复兴路上的广州文艺”陈列展。

该展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民族复兴”为主题,通过千余件珍贵展品,全景式呈现了自1840年至今广州文艺的发展历程,致敬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为时代发声、为人民创作的初心与使命。

供稿 | 文艺部

编辑 | 鳞鳞

核校 | 华华、君君

审定 | 汐汐

南国文艺

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