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同脉 巴蜀同根 强强联合——成渝两地艺术家牵手推出歌曲《成渝兄弟》
更新时间:2025-04-02 19:37 浏览量:5
文化同脉 巴蜀同根 强强联合
——成渝两地艺术家牵手推出歌曲《成渝兄弟》
程 瑜
当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经济”作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热度早已飞越巴山渝水的地理位置,而被熟读、熟记并广泛传播,成为成渝两地最富有韵律感、节奏感、时代感的热词。音乐艺术如何为双城经济发展助力加油,是川渝两地艺术家共同的使命与责任。“吃着一样的米,唱着一样的戏/从小到大最熟悉的是蓑衣斗笠/逛街春熙路,玩耍十八梯……”近期,一首由成渝两地著名艺术家黎强、王富强联合推出的《成渝兄弟》原创歌曲在网络平台和大街小巷热传,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喜爱。
歌曲中,一句句暖心暖肠的家常话般的语言扑面而来,让成渝两地的哥俩兄弟都体味到了无比熟稔而亲切。“穿着同样的衣,行着同样的礼/逢年过节最高兴的是串门坐席/茶香宽窄巷,酒浓海棠溪/一场龙门阵哟,哥俩越摆越有趣……”《成渝兄弟》唱出了兄弟手足的共同心声,听之,不由得热泪盈眶,思绪万千。
王富强(右)在录音棚指导歌手录歌
《成渝兄弟》是重庆音乐人黎强与四川歌曲作家王富强为“唱响双城”联袂打造的原创音乐作品,充分表达了成渝两地文艺家的心境与艺术创作的共鸣。作品立足巴蜀一家亲、成渝一家人、巴山蜀水心连心根连根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情怀,抓住“一样的米”“一样的戏”“同样的衣”“同样的礼”这些鲜明的特点,从“老故事”“老黄历”“老规矩”“老童谣”“老屋基”“老户籍”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入手,用亲切的音乐语言,把“成渝好兄弟”“成渝亲兄弟”这种割舍不了的情谊娓娓道来。说唱的音乐艺术形式又把成渝共同的文化情结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打心眼里欢喜”“一辈子有福气”的深情表述,仿佛又看到了“成渝老哥俩”根脉相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成渝兄弟》(黎强 词 王富强 曲)歌谱
“成渝好兄弟,打心眼里欢喜/生庚八字记得准,少小老大在一起……”王富强和黎强是神交多年的好朋友,一个居成都,一个居重庆,两个月前他俩在首届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盛典上一拍即合,产生了联袂推出《成渝兄弟》歌曲的共鸣。笔者获悉,《成渝兄弟》的作词黎强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创作《老家在中国》《我的名字叫七一》《炉膛与胸膛》《老大哥》等歌词。《成渝兄弟》的作曲王富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素有“巴蜀奇才”“能唱的诗人,能词的作曲家”“多栖高产作家”之誉,现供职于四川省文联,曾创作了大量广为传播的歌曲。王富强说,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文化同脉,巴蜀同根,再现成渝两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同脉和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的原创歌曲《成渝兄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成渝兄弟》登录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等主流音乐平台后,作品凭借明晰的主题、接地气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朴实的演唱受到不少听众、网友追捧和媒体关注。搜狐网连续刊发《成渝兄弟齐唱,共谱西部新时代乐章!》《成渝兄弟的歌声:豪情与共的华夏之美!》《〈成渝兄弟〉:歌声里的川渝情谊与文化交融》《〈成渝兄弟〉狂欢,音乐下的双城情谊》《成渝兄弟齐聚歌坛,〈成渝兄弟〉展现心灵音乐之旅》《揭秘!成渝兄弟唱响的温暖旋律,打动了多少心》等系列评论文章,掀起了《成渝兄弟》主题、历史、文化、交流、情感、曲风、技法、艺术特点、人文景观、时代意义、社会反响、成渝双城等的热烈讨论。
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助理、一级编剧樊明君评论说:“重庆词作者黎强与四川歌曲作家王富强,强强联袂,词曲联动,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之际,联手推出的原创通俗歌曲《成渝兄弟》文辞通俗,旋律流畅;烟火麻辣,音符温暖;节奏明快,演唱亲和。一首融长江水陆码头火热文化与成都平原宽广包容温润气息于一体的通俗歌曲,雅俗并美,词曲双馨。重庆是座山,山高眼界宽;成都是个盆,盆深纳百川。重庆黎强作词,烟火浓烈接地气;四川王富强作曲,婉约温莹似碧玉。成渝双城,巴蜀同源,《成渝兄弟》,一体两面,花开两朵,各美其美,词曲同好,美美与共。一曲《成渝兄弟》,传唱川渝深情。”
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余懋勋感言:“成渝地区是国家战略腹地和经济增长极,位于‘一带一路’交汇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创新,开放合作及生态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歌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原创歌曲《成渝兄弟》的问世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这首歌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打动人心,易于传唱。”
歌手罗尔吾说:“非常荣幸能够首唱由黎强老师作词、王富强老师作曲的《成渝兄弟》这首歌。成渝,这两座在中国西南地区熠熠生辉的城市,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又如同亲密无间的兄弟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感谢黎强老师和王富强老师创作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让我有机会用歌声去诠释成渝两地的风采与情谊。我也希望这首《成渝兄弟》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让更多的人了解成渝、爱上成渝,见证这两座城市在未来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轻松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朴实的歌词,一曲《成渝好兄弟》以一种草根的视角把‘家’的温情和‘国’的情怀联结起来,勾勒的是历史,叙述的是真情,很接地气,易学易唱,相信一定会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李辽宁教授如是说。
“《成渝兄弟》嗨出了四川人的耿直性情,道出了巴蜀人的历史深情,咏出了成渝人的兄弟友情。《成渝兄弟》用艺术的方式演绎下好川渝“一盘棋”,唱好成渝‘双城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阐释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学内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华美学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文学奖”获得者范藻以《雄起,歌声中的成渝兄弟!》为题发表署名文章,盛赞《成渝兄弟》。
文/图:程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