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和鸣 至善华章——滨城区第六中学师生音乐会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5-04-04 19:23 浏览量:3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4月3日下午,滨城区第六中学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博乐和鸣,至善华章”为主题的师生音乐会。滨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长福,共青团滨城区委书记侯金星,滨城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刘金堂,山东省美育专家、山东航空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张占春,国家一级钢琴技师、山东航空学院艺术学院讲师张建平,滨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玉新,山东航空学院客座教授、北镇中学高级教师孙波峰,滨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区教研室主任王希军,滨城区教育和体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吴绍军,滨城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马卫平,滨城区音乐家协会主席高文博等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这场音乐盛会。
随着羽声合唱团澄澈的歌声,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这支在市区比赛中屡获佳绩的七年级学生团队,用中西交融的旋律为演出奠定了美妙基调。
随后的节目更是精彩纷呈。张梦萱老师带来热情洋溢的《火把节的欢乐》,她将灵动的花腔艺术与彝族“弦子”欢快的节奏融合在一起,凭借精湛的演唱技艺,体现了不同音乐元素的和谐共融。
张东娇老师演唱的《梅花引》,将红梅傲雪凌霜的坚韧风姿诠释得淋漓尽致,高度契合至善追求中对品质磨砺的内涵。
维也纳轻歌剧经典选段《默默倾听》,由罗海洋与孙从犁老师默契呈现,他们用深情的歌声演绎着重逢时的悸动与喜悦,充分展现出跨越国界的音乐魅力。
在诗乐《江畔独步寻花》中,王子轩老师将诗词的韵味与音乐的旋律完美融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有力彰显了对文化传承的坚守。
王晓婧老师一首轻盈优雅的《肖邦圆舞曲》,既有舞蹈的灵动,又蕴藏细腻的情感,让我们在她的琴声中,触摸十九世纪巴黎沙龙的艺术气息。
孙从犁老师演唱元曲风格的《红绣鞋・欢情》,凭借独特的韵律和婉转的唱腔,再现了元代散曲家的斐然才情,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古人对美好情感的热烈追求,尽显至善华章深厚的文化底蕴。
罗海洋与张梦萱老师在歌剧《林徽因》选段《一半》中,深情演绎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展现人间真情。
演出中场,七年级学生带来的戏曲《小花旦》成为全场焦点。舞台上,孩子们水袖轻舞,眼神灵动,一招一式将戏曲的千年韵味展现得有模有样。他们以纯真的表演,带领观众走进戏曲的玲珑世界,领略国粹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舞台上焕发新的生机,也展现了学校在艺术传承教育方面的成果。
《小花旦》之后的民歌联唱更是惊艳全场,歌声婉转,巧妙串联起大江南北的独特风情,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浓浓的乡愁,令人动容。
刘丽华老师的一曲京歌《红梅赞》震撼唱响,她的嗓音极具穿透力,将京剧特有的铿锵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歌颂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罗海洋老师深情开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悠扬的马头琴旋律为歌声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草原风情。
高芃老师借《爱音乐的人》,向每一个热爱音乐、在逐梦路上奋力奔跑的追光者致敬,听众在自己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为梦想全力以赴。
伴随《阳光路上》的合唱,音乐会画上圆满的句号。音乐是心灵的语言,这场演出是校园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六中师生将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行,追寻至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