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李易峰泰国演唱会引争议:数度哽咽,情怀营销下的复出博弈

更新时间:2025-04-13 17:58  浏览量:3

2025年4月12日,曾因私生活丑闻被内娱封杀的前顶流李易峰在泰国举办"绿海之约"演唱会,这场充满情怀营销的演出,不仅引发了粉丝的狂欢,更将劣迹艺人"曲线复出"的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泰国曼谷的万人场馆内,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不远万里跨国追星,只为一睹李易峰的风采。演唱会现场,李易峰连换 12 套造型,其中不乏重现《古剑奇谭》中经典角色的装扮,瞬间将粉丝拉回到曾经的追剧时光。熟悉的音乐响起,熟悉的角色造型亮相,满满的情怀杀让粉丝们沉浸在回忆之中。

为了进一步激发粉丝的情感,李易峰在舞台上使出了情绪营销的 "杀手锏"。他双膝跪地,哽咽落泪,高喊 "为你们而活",如此煽情的举动让现场粉丝集体破防,尖叫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粉丝们沉浸在与偶像的情感共鸣中,纷纷表示愿意为这份情怀买单。

2022 年,李易峰因 PC 丑闻遭到内娱全面封杀,国内的演艺活动几乎全部停滞。然而,在海外,他的商业活动却未受到明显限制。不仅如此,短视频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关于他演唱会的片段,暗流涌动的推广让他的曝光度持续提升。这种 "内娱封杀、海外活跃" 的现状,成为他 "曲线复出" 的重要路径。

舆论在此事上出现了明显的撕裂。一方面,粉丝们认为李易峰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并且愿意为自己的情怀买单,支持他的复出;另一方面,公众则对这种行为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作为 PC 犯,如今的行为是 "割韭菜 2.0",是在试探社会的道德底线,不能因为海外的一场演唱会就轻易被 "洗白"。

事实上,李易峰的这种 "海外复出" 并非个例。此前,范冰冰、吴亦凡等劣迹艺人也都曾将东南亚、港澳等地作为复出的跳板,试图通过海外的活动积累人气,再迂回回到内娱。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了他们 "擦边" 引流的重要渠道,此次李易峰演唱会的片段在抖音上点赞超百万,就是这种引流方式的体现。

在这背后,是官方禁令与资本暗涌的博弈。虽然官方对劣迹艺人有明确的封杀规定,但在粉丝经济的驱动下,资本看到了 "复活" 劣迹艺人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不断尝试突破禁令,寻找复出的机会。行业陷入了一种困境,如何在官方规定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市场角度来看,粉丝经济的力量在此次演唱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演唱会票价被炒至 5000 元,即便黄牛加价 3 倍,门票依然售罄,超话在 48 小时内涨粉 20 万,"虐粉" 策略有效地刺激了消费。然而,这种疯狂的消费背后,是道德与市场的激烈碰撞。

泰国媒体更是以 "中国明星的道德价格:一场演出洗白所有?" 为题进行报道,直指这场演唱会背后的道德争议。官媒的沉默让民间对于 "封杀是否过苛" 的争论再次兴起,人们开始思考,在市场利益面前,道德的底线究竟该如何坚守。

李易峰此次在泰国的演唱会试水如果成功,极有可能引发更多劣迹艺人效仿,形成 "海外复出潮"。他们可能会利用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不断试探复出的边界,给内娱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建设带来更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演出协会 2024 年新规中的 "变相复出" 条款存在法律模糊地带,这为劣迹艺人的复出提供了可乘之机。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加强监管,在保护市场活力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让劣迹艺人的复出不再有可乘之机。

李易峰的这场泰国演唱会,不仅仅是一场粉丝的狂欢,更是对整个内娱行业的一次警示。在情怀营销和粉丝经济的热潮下,我们不能忘记道德的重要性,只有在道德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娱乐圈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