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提升音乐教学成效
更新时间:2025-04-19 02:59 浏览量:4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深入推进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探索形成“艺术+思政”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着力提升音乐专业课程育人实效,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优秀艺术人才。
创新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深入探索课堂教育创新路径,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学院特邀宋锦织造技艺唯一国家级传承人、国家级丝绸专家、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苏州丝绸博物馆创始人来校,为苏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音乐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及音乐学院2024级学生讲授别开生面的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示范课以“素养公开课——‘传承非遗技艺,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以非遗技艺传承培根铸魂,用音乐创新实践启智润心,引导学生从宋锦织造技艺中读懂文化基因,在音符跃动中书写时代答卷。
转变课堂教学形式。学院举办“数字对位Digital Counterpoints”音乐会、师生音乐会、温牧雅老师教学实践音乐会、拔尖创新人才专场音乐会等活动,将课堂搬到舞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邀请卡迪夫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来校作主题为“以历史性的演奏方式诠释肖邦和李斯特的音乐”的讲座,邀请碧波小学音乐教研组长到校作主题为“一名一线音乐教师的成长道路”的讲座,邀请业界专家作主题为“透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的讲座,邀请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音乐教师作主题为“新课标视域下的音乐教学:单元视角与活动设计”的讲座,用内容多元的讲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识。
强化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涵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学院着力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扩展实践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分别在未来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智工舍“一站式”学生社区、紫卿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区域开展“一起音乐吧,苏大青年!”音乐会,促进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技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宝贵的舞台表演经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学生前往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开展“小音符在苏大为祖国庆生”主题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学院走进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展“音你儿来,乐享六一”主题音乐会,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激发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切实用好校外实践活动。学院“MT愈心计划”志愿服务团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苏州市广济医院开展“乐之旅·爱之途”志愿服务活动,引领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公益。“乡音颂红·美育薪传”实践团队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组建33支小分队分别前往福建、河南等14个省24个地区寻访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宣讲、支教、爱老敬老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暑期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学院围绕本土非遗技艺传承、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传承音乐类非遗项目、宣传红色音乐文化,走进剧院、社区养老院、幼儿园送服务,走上网络平台、表演舞台送美育,通过多种类的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用实际行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小音符”实践团队前往苏州市泰康·吴园养老社区,开展“温暖金秋 情暖重阳”敬老爱老主题活动;走进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街道,围绕思想引导、实践锻炼、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素质拓展等方面开展为期4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青春家园社区启动少年儿童“暑托”服务,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长学问、炼才干。“山涧铃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朱铺村开展为期2周的文化艺术支教活动,助力当地提升音乐教育水平,同时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加强队伍建设 保障教学有序开展
学院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引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为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多路并进培养教师专业技能。学院组织教师参加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江苏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舞台展现专业实力。参赛教师坚持以演促学、以点带面,为学生树立专业榜样,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同时也进一步促进自身成长与职业发展。组织教师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激励音乐教育专业师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学院承办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钢琴表演与教学学术创新论坛暨第四届苏州大学国际钢琴教学法研讨会,深化钢琴教研法交流,促进音乐教育创新与发展,推动钢琴教学高质量发展。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大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竞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赛事,为教师提供广阔平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多措并举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院举办“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系列活动,其中第十九期活动以“素养导向 美育浸润 融合创新:综合类高校美育课程群构建与实践”为主题,通过思政引领、学科融合、多维实践、数智评价,探讨构建艺术普及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维协同互动的“大美育”课程体系,为新时代综合类高校美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思路。举办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学习会,带领青年教师学习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等重要理念,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重要文件和师德规范,鼓励青年教师在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楷模的同时因材施教、关爱学生,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成为“大先生”。
丰富校园文化 营建良好教学环境
学院持续推进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塑造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通过“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夯实思政育人效果、音乐教学质效。
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为扎实落实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开展“以体育心、以美育行”体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学生参加“悦动青春,逐梦未来·21天变形记”运动打卡活动,组织学生在线聆听《最美中国舞》《形体舞蹈组合学习》等讲座,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举行“汲取榜样力量,砥砺奋进前行”2023年标兵宣讲会,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引领音乐学子向先进学习,奋发向上,既做追梦者,也做圆梦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组织师生赴萧楚女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师生深刻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用好丰富竞赛活动。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内外重大节庆纪念日与重大活动、教育部全国音乐学(师范)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活动、江苏省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等,在竞赛与展演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水平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