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解读歌曲《搀扶》火出圈,应时而歌反映大众心理
更新时间:2025-04-19 21:59 浏览量:3
多位音乐人反映,《搀扶》这首歌曲火了,好多人在唱。我也听过几遍,感觉词曲平平,歌词中甚至出现了应该避讳的字眼儿“死”,什么“死后葬在同一个山头”。
这首歌曲之所以突然有很高的传唱度,绝不是词曲唱有多优秀,而是唱出了当下许多人的心曲。是内卷加内卷的经济形势下,人们渴望在艰难的时候能抱团取暖,不离不弃。
记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富人圈里悄然流行一句调侃,“人生三大乐事,升官、发财、死老婆。”这话听着都瘆人,在官运亨通财源广进的时候,就惦记换老婆,离婚是要分家产的,直接死掉就没有任何损失还多了纳新的机会。在那种形势下,《搀扶》这首歌曲是不会火的,志得意满的人们正野心勃勃地想着未来,哪里会想到在困难中彼此搀扶,哪里有什么破旧衣服要缝缝补补。
从歌曲《搀扶》火出圈这种现象,能看出“应时而歌”的重要性。一首歌曲唱对了时间,反映了时下的人们的心态,就容易取得很高的传唱度。
还能说什么呢?对一个家庭来说,有多少房贷车贷要还,银行卡是怎么回事,对外人来说都是秘密,只有夫妻两口子心知肚明,能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也只有两口子。
在这种时候,谁要是搞出一首歌曲,反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熬过这个坎就能海阔天空”,没准也能火出圈。这么说,不是鼓励“艺术投机”,而是提醒文艺工作者要倾听大众心音,创作出与时代同频的作品。如果平时就很关注大众心理,与大众同呼吸共患难,自然能创作出感同身受的作品。文艺工作者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时间久了也会腻歪,也想搞出点新意来,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是必然的。
关注社会和世界,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潮流。这并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道德水平提高了,他们只是为了寻求新意和突破而必须要走一条新路,这是一条前途广阔,永无止境的路。文艺工作者的道德水平是在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才会提高,而不是道德水平提高了才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