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丨刚刚,想去深圳音乐厅调率的盲人钢琴调律师么传锡,圆梦了!
更新时间:2025-04-20 17:21 浏览量:3
4月20日上午9时许,周日早晨的福田中心区还未热闹起来。对于盲人钢琴调律师么传锡而言,这一天,是他期许已久的圆梦之日——受深圳音乐厅邀请,他将第一次踏上这个深圳文化地标场馆的舞台,为供专业演出的钢琴调率正音。
么传锡的这趟圆梦之旅很长。来深15年,他的足迹遍布深圳的街街巷巷,曾为2000多台钢琴完成调率,但他始终在期待一个受到专业舞台认可的机会;这趟圆梦之旅也很快,在他向媒体袒露梦想后的第二天,深圳音乐厅迅速给出了温暖回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向么传锡发出邀请——“愿与每一位梦想者同行,让音乐无界、梦想有声,我们期待能与么传锡先生共同开启更多的艺术可能,传递这份奋斗的力量。”
当天,么传锡亲手调试后的钢琴,由专业钢琴家在深圳音乐厅的公益舞台“美丽星期天”奏响,么传锡也受邀于观众席一同聆听。在这个美妙的时刻,么传锡眼眶有些湿润了,他激动地说:“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之所以这样,我才有机会来到这里。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来深圳是不二的选择,深圳是一个圆梦的地方。”
圆梦时刻,他的眼眶湿润了
么传锡是深圳第一位高级盲人调律师。他说:“做这个工作十几年,还是第一次在这么正式的场合给这么专业的钢琴和钢琴演奏家服务,这是我多年的夙愿,非常激动,也有点小紧张。”
4月20日早上七点多,他在导盲犬“糖球”的陪伴下出门,搭乘地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他的胸前一直挂着一台视频记录仪,记录下了他的来时路,也记录了他当天登台调率的全过程。“这些素材太珍贵了,我要好好记录下来。”么传锡说。
深圳音乐厅舞台上,一台九尺三角钢琴静静伫立于中央,在导盲犬的指引下,么传锡走向钢琴,将工具包展开,数十种调率工具按照他的使用习惯依次排开。在询问过下午演出的形式后,他开始了调率工作,“首先要熟悉一下钢琴的内部构造,音组的分档,然后再把止音带上到琴弦上,再调平均律……要非常仔细的去听拍音,因为我知道这是给非常专业的人士演奏用的,所以每调一个音,我都会验证一下我调的准不准。”
他熟练而仔细地摸索着,下键、听声、调率……看到主人已安全抵达目的地后,“糖球”在么传锡脚边躺下静静地陪伴。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再转而回到低音区,么传锡将钢琴细细摸索、调试,终于在中午完成了这项大工程。“不好意思,时间太久了,耽误大家时间了。”么传锡不停地向大家表示歉意。他格外珍视这次机会,平时仅需2个小时的工作量,这次花了近3小时。
当天下午,么传锡调试过的这台钢琴,由日裔英国钢琴家长田雄资奏响。在试奏环节,长田雄资演奏了一曲德彪西《月光》。旋律优美静谧,么传锡站在他身后,面露微笑,静静地听着。长田雄资称赞么传锡调率精准,让琴呈现出了优越的音质。他鼓励么传锡称,自己在英国合作的调律师也是一位视障人士,他认为这一关乎听觉的领域,视障人士的能力并不亚于明眼人。
深圳音乐厅副总经理李晓波表示,么传锡的励志故事与深圳音乐厅多年来坚持运营公益演出品牌的初衷相契合,并期待未来在“美丽星期天”“音乐下午茶”公益音乐会与么传锡展开合作,“以公益之举回馈奋斗者,让艺术浸润更多人的心田。”
站在钢琴家身后的么传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眼眶也有些湿润。“太开心了,谢谢深圳,谢谢深圳音乐厅!我终于圆梦了!”么传锡说,调率师这份职业让他获得了自信,拉进了自己和社会的距离。“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是特别让我感动的,觉得自己不是没用的。虽然我们身体残疾了,但是我们一样能通过劳动在社会立足,我们真的渴望平等地参与贡献社会。”
他说:来深圳吧,这里有梦想、有尊严、有奔头
2005年,18岁的么传锡从盲校中专毕业,和大多数视障群体一样进入推拿行业。“当时很年轻嘛,总觉得不甘心。”么传锡说。一次偶然,他了解到盲人调律这个职业的可能性。在得知北京盲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的消息后,他抓住了机会,于2008年如愿入学,学习了这项技术。
好不容易学到了这门手艺,年轻的么传锡开始琢磨,到哪里发展,才能大展身手呢?“我爱人是深圳人,她告诉我深圳是‘钢琴之城’。”抱着“钢琴多,工作机会就多”的想法,么传锡于2010年随着同为视障人士的妻子来深,成为了深圳第一位高级视障钢琴调律师。
起初,他还是受聘于机构,后来,他勇敢走了出来,开始独立承接钢琴调率工作。“刚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有些客户不理解、不信任,但大家都很有素养,会让我把工作做完。当他们看着我完成所有的工序后,态度就改观了。”凭借着一副好手艺,么传锡在深圳扎了根,也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然而,出行是视障者主动融入社会需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2016年,我获得了自己的第一只导盲犬‘奥斯卡’,在这之前,我出门一直是打车。”导盲犬的到来,为么传锡的出行带来了更多安全与自主性。2021年9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也是深圳在全国首次提出无障碍城市理念,是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深圳这座城市所展现出的开放与包容,也让么传锡与在导盲犬的陪伴下,在城市中畅行无阻。
在“奥斯卡”退役后,“糖球”接力陪伴着么传锡。他告诉记者:“有一次,我跟‘糖球’去小梅沙游泳,看到我们下水后,大家一点都没有害怕或者抵触的态度,跟我们一起互动,热情地玩在一起。”在深圳,“导盲犬可以跟我们一起进入公共场所,一起坐公交、搭地铁。偶尔碰到有不让狗狗进入场地的管理员,周围市民还会主动过来耐心科普导盲犬知识。”么传锡说。
采访中,么传锡一直将“包容”二字反复提及。他说,正是因为包容,让他在生活、出行中遇到障碍时,都能在反馈后获得回应。“无障碍城市的建设,不仅体现在深圳的生活环境、软硬件设施,更是存在于大家的观念里了。”
为了帮助更多视障群体获得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么传锡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23年,他尝试开设调率培训班,并创办了深圳金易琴律文化传播公司,参与培训的第一批学员有5人考到钢琴调率中级职业资格证。在深圳创业政策支持下,么传锡的公司入驻了创客空间,并主动拥抱短视频趋势,学习尝试拍摄、剪辑短视频,尽可能为视障群体发声。
“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之所以这样,我才有机会来到这里。”么传锡说,在深圳,能凭借一技之长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让残障人士有尊严地生活,让他感到有梦想、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