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唱片知名女歌手中的唱功十强
发布时间:2025-04-28 11:58:59 浏览量:2
这是一个自我又发散式的话题。
所谓唱功,每位歌迷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所谓知名,圈内的知名度与歌迷心中的认知接受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写这个话题,笔者尽量不自我,尽量客观公正。
放眼整个华语乐坛,或许再也没有比全盛时期的滚石唱片更星光璀璨的歌手阵营了,尤其是它旗下的女歌手,真的是比别家高出了太多。
先做一个排除法。
排除过档歌手,那李碧华、娃娃(金智娟)、黄莺莺等歌手可以拿掉。
排除合作歌手,那梅艳芳、曾庆瑜、翁倩玉等驰骋歌坛多年的天后级歌手可以拿掉。
排除实力大于名气的创作型歌手,那郑华娟、王新莲、黄韵玲等创作才女可以拿掉。
排除有一定名气、有一定荣誉但与上榜歌手还有差距的歌手,那金曲奖歌后顺子、杨乃文和“文艺教母”陈绮贞可以拿掉。
有些歌手,有名气、有作品、有人气,但综合起来确实尚欠“分量”,比如李丽芬、李度、赵咏华、李心洁。
最后再忍痛割爱三位女歌手,第一位是“小妹”张艾嘉,毕竟唱歌只是她表演之外的“业余爱好”;第二位是“奶茶”刘若英,不是没有资格,只是因为滚石的好歌手太多;第三位是徐怀钰,虽然曾在世纪末“养活了半个滚石”,但当红期实在太短。
上榜的十位女歌手,名气和唱功各按最高十分来算,下面给出排名。
第十位、许景淳
低调的实力派天后,两届金曲奖台语歌后和两次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提名获得者,李泰祥大师的高足,张弘毅大师最喜欢的女歌手之一,许景淳的唱功毋庸置疑,但曲高和寡的她还是“口水歌”太少。
打分:唱功9.5,名气6,共15.5分。
第九位、万芳
“文艺女神”林万芳,是金曲奖歌后的遗珠,虽然坚持演唱30多年没有大奖等身,但她已是很多人心中的金曲奖歌后。
进入90年代,歌手们的唱功感觉开始“降档”,吐字发音、尾音处理什么的普遍没有她们的前辈那么细腻。
打分:唱功8.5,名气7.5,共16分。
第八位、苏慧伦
滚石唱片有很多天后,也有不少玉女类型歌手,选一个公认的最成功的玉女歌手,笔者一定不假思索地投给苏慧伦。
岁月能改变她的声音,却侵蚀不了她的容颜,这些年,老了那么多玉女歌手,但港乐的周慧敏和台湾乐的苏慧伦似乎依旧青春无敌。
打分:唱功7.5,名气9,共16.5分。
第七位、莫文蔚
如果用现在的状态和发展来评判的话,那2025年的凯伦肯定要比滚石时期的凯伦综合得分要高。
莫文蔚,似乎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艺人。性感的身材让她成了知名演员,独特的嗓音让她成了辨识度极高的天后歌手。
签约滚石,然后去台湾唱国语歌,似乎为莫文蔚打通了通往天后的捷径,这捷径让她先于先辈林忆莲10年拿到香港歌手的第二个金曲奖歌后。
打分:唱功8.5,名气8.5,共17分。
第六位、梁静茹
黄金时代的滚石唱片,先后出了四代“一姐”,而“末代一姐”梁静茹承载了传统歌迷对滚石唱片最后的青春狂想曲。
鱼姐是千禧年前后台湾乐坛“四大三小天后”中的“四大”之一,来自马来西亚的她六次提名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却功亏一篑,她也是“四大”中同期获得该荣誉提名次数最多的歌手。
打分:唱功8,名气9.5,共17.5分。
第五位、辛晓琪
虽然不是金曲奖歌后,但辛晓琪有一个很牛气的名号——疗伤歌后,她成功地在都会情歌时代细分出一个都市疗伤派别,与万芳、许美静乃至后来的阿桑、江美琪等丰富了这一派别的厚度。
科班出身的辛晓琪,唱功不逊色于任何人,一系列为女人发声的歌曲不仅赢得了多数女歌迷的认可也成为了“男人之友”。
打分:唱功9.5,名气8.5,共18分。
第四位、林忆莲
除开早期的新力唱片时期,林忆莲在华纳、滚石、百代、环球都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让Sandy成为长情天后。
滚石时期的林忆莲不一定是最好的林忆莲,但滚石时期林忆莲的歌曲,却是很多人比较她歌手生涯的几个阶段最爱听的,因为李宗盛写给陈淑桦的歌是含蓄的、克制的,而写给Sandy的歌却是宣泄的、赤裸的。
打分:唱功9.5,名气9,共18.5分。
第三位、潘越云
滚石唱片的第一位签约歌手,也是滚石唱片第一个十年的“一姐”和头号歌手。
不过可惜的是,阿潘姐没有赶上滚石唱片的黄金十年,或者说阿潘姐的“保鲜期”不足以支撑她长红20年。
虽然现在的潘越云在内地的名气不如很多滚石其他女歌手,但请记住:她是当年让罗大佑在帮忙录制前用玫瑰花铺满录音室的歌手,也是让小虫老师在录歌前西装革履录音棚外守候的歌手。
打分:唱功9.5,名气9,共18.5分。
第二位、齐豫
《橄榄树》给了齐豫一份天高云淡,也塑造了齐豫“歌坛游侠”的性格,作为民歌时期台湾乐坛最知名的女歌手,齐豫的歌坛地位在1984年来滚石时已经奠定。
滚石时期的齐豫,齐豫开启了自己多元化的唱作道路,也收获了金曲奖歌后殊荣,成为陈淑桦之后滚石的第二位金曲奖歌后。
打分:唱功9.5,名气9.5,共19分。
第一位、陈淑桦
在梳理台湾流行乐女子的荣誉榜单时,陈淑桦必须是各种榜单的常客。
作为台湾现代流行乐第三个时代——都会情歌时代的领军歌手,她是唯一一位金钟、金曲双料歌后,也是第一位两届金曲奖歌后,还是台湾唱片工业史首位实体专辑销量破百万的歌手,彻底扭转滚石唱片被飞碟压制的局面。
从1982年跻身超一线女歌手到1998年意外退圈,陈淑桦都是台湾歌坛的代表人物。
记得乐评人梁源老师说过一句话:如果王菲是刻意用一种唱法来塑造自己“老娘要这样”,那陈淑桦就是那种“老娘本身就这样”。
虽然陈淑桦不是“大号歌手”,但在她唱歌的30年里,她已经把她的唱法唱到了极致。
打分:唱功9.9,名气9.9,共19.8分。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