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我的音乐设备

更新时间:2025-04-28 16:39  浏览量:2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位置,没有绝对音感。这样一来,我就不可能做那种加一倍的钱,提升 5% 音质的事情,因为我根本听不出来差别。
我对耳机很警惕,因为固执地认为它会伤害听神经。所以,耳机我只是偶尔用,大多数时候都使用音箱。只有在深夜听音乐时为了防止扰民,或者需要听禅修引导需要专注的时候,我才会戴上耳机。 这些年我一直在漂泊,于是我不会考虑中型以上的音箱。一方面占地面积太大,一方面不方便打包跑路。因此,书架箱是我的首选,不占地方,方便部署,而且如果是三分频的话,音质也不差,甚至无需再补一个低音炮。
在过去,我每天在电脑前面的时间最长。当我考虑听音乐这件事情的时候,会默认音箱是配给电脑用。现在每天在客厅的时间逐步增长,才开始考虑客厅里也应该另有一套音响设备。以前给电脑配音箱很便宜,记得我的第一对电脑音箱不到 50 块?纯塑料壳子,叫做爱国者还是漫步者? 我的音乐之路从这里出发,就带来两个影响:1、我不在意什么音源,也就不在意黑胶唱机、CD机、开盘机这些东西,我选择流媒体,而且我认为这是很自然很方便的事情。有线还是无线,无线还是蓝牙,我都可以。至于说什么48还是96kHz,大家高兴就好,我都没问题,也不追求。 2、我没有家庭音响设备区这个概念,90 年代富裕起来的家庭,要弄一个音响柜,塞满大大小小的盒子,去驱动两个落地箱子。这种生活我没有经历过,当时我的家电除了电脑,接下来就是手电,不需要展示区。所以,成年之后,我也不想走传统路线,CD 机边上放着黑胶唱机,下面放着解码器、前级后级、数字播放器、专用电源。我不喜欢这些外设,我认为越简单越好。 最后,专业音响设备比较麻烦,在家里我还需要方便移动,同时一触即发的蓝牙音箱,没有每次都得开关机那么麻烦的事情,听音乐也不需要等待。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的电脑配了一套尊宝 S801 书架音箱加福西 T20X 功放。市面上当然有许多电脑专用音箱,但我想为什么不买个「真」音箱呢?而且,S801 是老旧款,价格已经低到不能再低。而 T20X 则是纯粹因为好奇,想看看电子管点亮之后是什么样子。否则的话,我可以直接上一套有源版的尊宝音箱,连功放都可以省略。
之前在文章中介绍过这个组合,应该有好几位读者朋友也购入了这个套装。作为入门级音响,这一套我认为已经足够好了。再追加几千块,买到的是品牌溢价,支付的是新品推广费用,我觉得没必要。经过市场和时间验证,老而能打最重要。 就像是一位读者向我展示她听了几十年的那套 AE1 一样,我不觉得老旧,第一眼看上去的反应就是:好声音。哪怕是 AE1 的重生更新版Energy AE1 Active,已经发售了好几年,依然在国外各大音响测评杂志上被反复推荐。这东西能打就是一直能打,不能打就真的不能打,甩货完毕,营销费烧完,就是闲鱼上无人问津的垃圾。 客厅是我朋友送的一整套 KEF R3 Meta,去年我听了 1000 小时以上。前期主要听人声,后期逐渐只听古典音乐,乃至于在所有设备上现在也基本只听古典音乐。我很感谢他赠送我的这份礼物,因为就在他送我的前几天,我经过漫长的选择,刚好也确定想买这套 R3 Meta,只是在犹豫要不要去买同品牌的有源版。 为了尽量减少硬件设备,我跳过了 CD 机、黑胶机、外接硬盘,用了 Wiim Pro Plus数字播放器---一家很奇特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的母公司位于杭州,叫做 LinkPlay。Wiim 是他们的音响设备公司,上来就先出海,在海外市场做了起来,产品论坛都是纯英文的,一直没有在中国市场发售。这么做了好几年之后,上周才发了新闻,有家公司宣布成为了他们的国内总代理。 我通过 Wiim Pro Plus接入了 Tidal、Spotify这些音源,又通过它管理家里的其他音箱。我可以便利地选择音源,然后切换到不同的设备上去播放。这样我可以进出不同的房间,却能让同一首曲子跟着我在不同设备上持续播放。与此同时,我不需要复杂的接线,不需要拖着设备到处跑,连 Roon 的订阅费也省了,用手机或者平板就能控制所有音乐流和所有设备。 除此之外,我还有好几台蓝牙音箱。便携式的那些就不多说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另外一位朋友送给我的重型武器:帝瓦雷 Phantom I 108dB蓝牙音箱。每次看到新款的蓝牙音箱上市,每次动了想买一台来听听的邪念时,打开这台音箱,我就欲火全消,重又冰清玉洁---在数据上,在音质上,很难有什么蓝牙音箱可以和它正面 PK 一下。 为此我也很感谢这位朋友,因为蓝牙音箱从三五百块钱一台尝试着买起,一路追求,一路追高买到三五千,加在一起的钱可能会远超这台帝瓦雷。有了它,基本上就算是对蓝牙音箱彻底退烧,他老提供的思路很正确。顺带说一句,此人当年家里也是一堆箱子,现在也只有几只蓝牙音箱,再也不去玩线玩电玩设备。 写到这里,我猜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一个问题:有没有比较过各个音箱之间的音质差别?答案是没有。你知道在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家里放了许多套音箱,然后反反复复对比着听三五张 CD,试图去分辨那些微妙的差异,觉得乐在其中。我刚好不是那类人。
我听音乐的日常行为是打开 Tidal,选择它的每日随机推荐,然后就让它自行播放。觉得非常不喜欢,那就跳过。觉得非常喜欢,那就点收藏。大多数时候,任由它一曲接下一曲随机漫游,我就听着,不去干涉。所以,我没有对比的习惯。我喜欢一首歌,一首曲子,单纯是因为音乐而已,不会起心动念去想:如果换一套设备来放是不是声音会更好?与其去做这种音质对比,我更喜欢找到打动我的一曲之后是谁,是哪一张专辑,然后把整张专辑,艺术家的所有作品找来听一遍。 为此,我很感谢我没有绝对音感,感谢我的第一套电脑音箱,感谢互联网感谢流媒体感谢宽带服务商和建设者,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帮助我完成了我的家庭音响系统建设,而且,完全符合我的个人意图和现实需求,可以让我数千小时地欣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