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千年古街变身“全民Livehouse”!解码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何以爆火

发布时间:2025-04-29 21:56:54  浏览量:2

近段时间,泉州古城西街钟楼的天台音乐会火了,每周三、六晚,不同本土乐队和音乐人轮番开唱,引来众人驻足,有关音乐会的片段接连火爆全网,在短视频平台刷屏……这是鲤城区近期策划推出的“抬头遇见鲤”沉浸式文化新体验,定时定点送上精彩演出,让游客与泉州产生更深层次的链接。

当闽南古建筑邂逅现代音浪,百年骑楼天台变成现象级舞台,这场始于文旅部门“小心思”的街头实验,意外揭开城市文化供给的深层变革。西街天台音乐会为何能走红?连日来,记者多方采访,解码街头音乐实验背后的城市文化密码。

雨天,观众依旧很热情 吴彩明/摄

一眼千年

古城观景台成舞台

“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过得快乐或委屈……”4月19日19时,西街天台音乐会如期而至,泉州本土音乐人吴苏捷一首接一首地演绎着五月天、林俊杰、周杰伦等知名歌星的流行曲目,吸引市民游客不约而同驻足在此,或随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或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或跟着齐声合唱。

20时许,天飘起了雨,越下越大,人群却不见散去。“看来下雨天也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吴苏捷时不时跟台下观众进行互动,观众们也不扫兴、积极应答,宛若一场小型的明星演唱会。

泉州本土音乐人吴苏捷冒雨演唱

“泉州是个浪漫的城市,好喜欢这样的氛围。”来自深圳的游客小陈说道。他刷到音乐会视频时便被吸引住了,将其纳入来泉州必打卡清单。“这样的演唱会,很松弛,和泉州很配。”

“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唱,像回到年轻时的样子。”年过五旬的江西游客张先生没想过,这次泉州之旅,最难忘的记忆会是这场音乐会,在人群里,和大家互不相识,却能相视一笑,哼唱起同一首歌。

记者注意到,这是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观景台,站在台上,可见开元寺双塔,基督教堂十字架,还有绵延数里的闽南红砖厝群,这种“一眼千年”的视觉密度,使天台成为天然的情绪放大器。

锦上添花

丰富城市文化空间

“泉州能一直火,就是因为一直都有新东西出现。”负责牵头泉州街艺表演项目推动工作的泉州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李伟才介绍,6.41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近年来随着220条街巷分期分批逐步实施提升,文化空间遍地开花,为市民游客带来多样化沉浸体验。

鲤城区文旅局副局长林菲介绍,除西街天台音乐会、“中山路刺桐幻幕”骑楼奇妙夜外,五一期间,鲤城还将在状元街钟楼段入口处二楼推出同类沉浸式演出模式,开设‘妙音音乐盒’,组织“刺桐四季”鲤城一台戏非遗表演。在正式演出前,4月30日会有一场乐队试演。

往期歌手演唱 火山/摄

“三个舞台有各自的调性和分工,西街天台音乐会主打情感共鸣性,以演唱通俗流行曲目为主,适宜众人合唱;中山路“荣宝生活泉州馆”的骑楼奇妙夜继续打造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声光电的沉浸式演出;状元街钟楼段入口处则专注向市民游客展示泉州特色非遗魅力。

“鲤城以点带面铺开创新性沉浸式演出形式,形成集群效应,使得此类演出形式持续性爆火,为古城文旅带来新鲜活力、血液。”李伟才说。

“中山路刺桐幻幕” 骑楼奇妙夜 印记闽南/图

关键词 松弛感

转角邂逅演唱会,不是刻意安排也不用花钱

泉州西街钟楼的天台音乐会为何能走红?火爆现象背后,不只是一群人追忆逝水年华那么简单。

“西街天台音乐会的出圈走红,不仅是一场偶然的流量狂欢,更是城市艺术与市井文旅深度结合的产物。”在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韩光明看来,演唱会契合了年轻人对松弛感的需求。

“到一个城市住下,晚上在街头转角就能邂逅一场音乐会,不是刻意安排,也不用花钱,满满的松弛感。”李伟才认为,天台音乐会将艺术融入市井生活,观众在散步、购物时偶遇演出,是烟火气与艺术性的交织。

“泉州本身就是一座烟火气息满满的城市,在这里能找到一份久违的松弛感。”林菲说,人们出来旅游就是想要放松一下,一起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再喊两三嗓,放松身心。“音乐会期间,我们还看到很多群众下班经过这里时,都会不由自主停留下来。”

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试演 林菲/图

关键词 体验感

观众在古街中观演,形成“建筑即舞台”沉浸感

“和往日的街头演出相比,二楼观景台位置的视线更开阔。”具体负责“遇见鲤”街艺品牌的鲤城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刘静琦介绍,把舞台放在二楼,是想让台下更多人看到演出效果。天台音乐会的本质,是把整座古城变成没有围墙的Livehouse。采取乐队与公众对话、现场点歌、即兴演唱的形式,互动性更强,体验感也更好。

韩光明认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大家无需购票即可驻足观看,甚至能参与互动,这种低门槛、高互动性的形式,契合年轻人追求‘打卡分享’的社交需求,形成自传播效应。”韩光明说。

“西街天台音乐会和我们近期开展的‘中山路刺桐幻幕’骑楼奇妙夜活动一样,都是将演出场景嵌入泉州的历史建筑,观众在古街中观演,形成‘建筑即舞台’的沉浸感,在历史场景中感受艺术。”鲤城区文投集团总经理王海波介绍。

关键词 主客共享

政府与民间共同努力,打造“主客共享”空间

“这场音乐会的火爆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付出。”刘静琦透露。当初,他们与观景台主人王一媛一家沟通时,他们二话不说就同意无偿让出给乐队使用。

“希望来旅游的客人,能感受到泉州人的真诚、热情,感受到这是一座很温暖的城市,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值得不止来一次的城市。”王一媛说,作为泉州人,将观景台让出作为舞台,是真切希望家乡旅游长红。

而演出的乐队和歌手,也凭着对古城的热爱,献上一场场精彩的公益演出。“古城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看到大家呼声这么高,感觉很美好,尽管下着大雨,还是舍不得停下,唱得很尽兴。”泉州本土音乐人吴苏捷说。

“这是个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游客来或不来,每周固定的时间这里都有演出。”李伟才说。这也是泉州文旅启动街头艺术表演的初衷,并不只为了游客,而是生活居住在泉州的人们,疲惫心灵在街头能暂时得到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