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从胖东来到“廿四味美式”:年轻人为什么愿意为“氛围感”买单?

发布时间:2025-05-06 12:45:52  浏览量:2

5月5日,“假日经济”效应红火的“五一”黄金周收官。“五一”期间深圳市共接待游客69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6.3%,实现旅游收入54.32亿元,同比增长40.8%。深圳不仅排名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且在240小时过境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助攻下,深圳入境游订单增长188%,位居全国入境游热门城市第二位。

这个“五一”,城市的脉搏更因年轻一代而强劲跃动。从大唐不夜城的汉服巡游到上海安福路的话剧快闪,从江西南昌蛤蟆街夜市到成都麓湖的水上音乐节……全国多地涌现的消费新场景,展现了青年群体强劲的消费活力和文化创造力。

年轻人正通过多元化的消费方式和文化表达,重塑城市经济格局,成为推动城市新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里,青年群体已然成为消费与文旅领域的先锋力量,他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在引领全新潮流。《YOUNG生活》栏目汇聚专业视角,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为你呈上全面且深刻的洞察,助你深度理解青年群体的消费与文旅观念,轻松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动向。通过阅读文章,把握消费动向,紧跟时代潮流,丰富谈资,拓宽视野,打破年龄与观念的壁垒,让青年群体实现更好的交流互动,共同拥抱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

每一期,都是一次探索青年潮流生活的奇妙之旅,期待与你共赴这场精彩之约!

Z世代打造消费新图景

5月2日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全息投影秀前,22岁的汉服妆造师小林正忙着为第十位顾客粘贴花钿,“假期期间,我每天要接待30多位客人,原创的‘丝路敦煌’主题妆造供不应求。”像小林这样的年轻从业者,推动西安汉服产业假期前三天的营收同比增长240%。

在深圳南头古城的一家潮玩工作室,假期期间的日均客流量已突破万人大关。95后主理人阿杰经营的“蒸汽朋克”主题咖啡实验室,单日销售额提升至5万元以上。“我们大胆地将传统广式凉茶与特调咖啡相结合,顾客不仅能品味到独特的‘廿四味美式’,还能亲身体验3D打印拉花的乐趣。”不少游客特意为一尝独特的“廿四味美式”而来,并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

当咖啡与其他物品融合,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浙江省余姚市首届咖啡面包节的热潮还在延续,来自河南、景德镇、北京等地的33家咖啡面包品牌,将传统工艺的匠心精神与现代创意的潮流元素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品,在“宜家睡眠车”搭配上一杯香醇的咖啡,让青年在假期沉浸式体验北欧风睡眠空间,尽显“松弛感”。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长三角首个“村咖烘焙青年嘉年华”火力全开,为期30天的乡野狂欢,青年可以收获9.9元音乐节门票、会呼吸的窑烤面包代金券、村咖探秘计划等乡村核心玩法,还能在消费的同时打卡通关,赢取自己心仪的周边,把乡村美学装入口袋。

江苏盐城新弄里潮玩文化街区汇聚“食、游、购、娱、体、展、演”多元业态,融入小众创意青年小店,为青年提供个性化消费选择和专属乐享空间,成为“五一”期间青年必去打卡地。

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青年艺术家市集;成都“24小时青年社区”带动夜间消费增长75%;湖北武汉光谷电竞馆、宠物社交馆等新业态占比超30%;湖南长沙“青年技能市集”兴起摄影换烘焙等新模式,组团参与城市探索的订单量同比翻番;河南新乡大学生用短视频带火的“胖东来式服务”,吸引全国游客前来体验,超市单日客流突破15万人次……这些鲜活场景,不仅展现了消费新趋势,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游人如织

“我们更愿意为独特的体验和文化认同买单。”一名参与市集活动的95后表示。“Z世代”青年消费已从单一购物转向社交分享、文化认同和个性化表达。

文化共创催生产业新物种

浙江杭州天目里广场的“青年艺术市集”上,30%的摊主是来自中国美院的00后创业者。他们将商业空间变为创意现场,带来的“数字非遗”产品——如AI生成的苏绣纹样、可交互的电子风筝,3天达成意向合作订单超千万元。“这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知识产权的共创。”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说。

武汉市汉阳区的青春市集生活节上,武汉轻工大学3D打印团队的摊位成为不少青年科技爱好者的打卡热点,还引来众多亲子家庭对3D课程进行询问。首日的市集现场人潮涌动,摊主们纷纷表示,“汉阳的支持,让青创之路更有底气,蛮是那个事!”

四川宜宾结合实际适配青年社交分享场景,打造蜀南竹海武侠盛典、兴文石海奇幻仙宴、李庄古镇雾森音乐与星光影院等,结合古风、奇幻、光影等元素,各县(区)同步开展动漫节、美食季、非遗展等60余项活动,覆盖二次元、美食探店、文化体验等青年热门领域。

在杭州的西湖音乐节上,青年乐队与独立音乐人轮番登台,不仅吸引了众多青年乐迷,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主办方通过与青年艺术家的合作,不仅丰富了音乐节的内容,也为青年音乐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在深圳,由青年设计师主导的“创意市集”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市集上,青年设计师展示着他们的服装设计、手工艺品、家居装饰等,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和时尚的消费者。

“迳口麒麟集市丨美食·咖啡·农夫”活动。来源:深圳光明

从小众高雅的音乐剧、音乐会,到大众化的演唱会、音乐节,再到备受年轻人青睐的脱口秀小剧场,抑或是接地气的群众性演出活动,全国各地融合了购物、娱乐、社交和文化体验的新兴青年活动,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为青年量身定制的消费场景,不仅为青年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激发了城市的文化创新活力。“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重新定义城市文化。”一位文化学者指出,这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创新,正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与青年的双向赋能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离不开青年消费热情的带动和青年对文化旅游的投入,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青年归属感,更直接拉动了城市消费增长。数据显示,青年发展型试点城市的“五一”消费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地政府通过精准施策,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生态,既满足了青年群体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又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形成了“城市成就青年,青年振兴城市”的良性循环。

作为大湾区文旅新晋“顶流”,深圳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在假期首日便迎来30万人次的客流高峰。这片融合艺术与生态的滨海空间,通过海浪市集、漂流小屋、腾讯动漫馆等十大主题场景,打造出全天候沉浸式体验。深圳科学技术馆也在5月1日盛大启幕,950项创新展品、4D特效影院与80余场科普活动,让亲子家庭流连忘返,为深圳文旅增添科技魅力。

据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深圳地区吃喝玩乐服务消费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9%,光明区、盐田区、罗湖区的线上消费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为促进青年消费热情,升级“萧然青才卡”专属福利,从运动场馆到加油代金券,再从美食娱乐到精品课程,一站式满足青年对品质生活的需求。同时举办了“青潮而出”森系青年生活节,通过发放青年专享消费券和配套现场抽奖活动,鼓励青年解锁青春消费新体验,让每名扎根萧山、逐梦萧山的青年在消费的同时享受到实打实的优惠。

四川攀枝花市创新启动“青年友好日”计划,每月第一个周日为“青年友好日”,其间凡是35周岁(部分店铺可延伸至45周岁)及以下青年,在太谷广场特色街区50家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店铺内消费可享受独立折扣、礼品赠送等福利,让青年享受专属优惠、感受城市友好、激发消费热情。该计划启动以来,吸引青年消费者超10万人次,带动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成都推出“青年创业地图”,将废弃工厂改造成200个低成本创作空间;青岛设立“Z世代文旅创新基金”,支持沉浸式戏剧等新业态;杭州发放“青荷礼包”消费券,核销率达92%;南京开通“青年夜归专线”,覆盖主要商圈与大学城;河南郑州新建20个“青年共享客厅”,提供免费社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