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Deepseek写的歌竟然爆火?

发布时间:2025-03-19 04:31:22  浏览量:4

近日,抖音博主@AI音乐实验室 凭借AI生成的古风歌曲《青鸾叹》登上热榜,单周播放量突破2.3亿,相关翻唱视频超50万条。这支由Suno生成旋律、ChatGPT填词、虚拟歌手演唱的作品,不仅为创作者带来超200万广告分成收益,更掀起了关于"AI能否颠覆音乐产业"的激烈讨论。

技术平民化催生创作革命

该博主在直播中展示了完整的创作流程:输入"中国风、侠客、遗憾爱情"等关键词,AI在5分钟内生成20版Demo,经人工筛选后通过AIGC工具完成混音母带。相较于传统音乐制作动辄数月的周期,这种"智能流水线"模式让素人创作者单日可产出10首完整作品。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使用AI辅助创作的歌曲占比已达17%,其中12首进入年度热歌TOP100。

流量狂欢下的产业暗涌

现象级爆款背后,AI音乐正引发多重争议。音乐人@老锣在微博指出:"算法生成的4536251和弦套路,正在批量生产'电子致幻剂'"。而《青鸾叹》的版权归属更成法律盲区——平台判定创作指令为"文字作品",AI输出内容却无法登记著作权。目前,抖音已建立AI内容标识系统,但收益分配规则仍未明确。

万亿市场的未来博弈

资本早已布局这场变革:网易推出"网易天音"AI作曲平台,腾讯音乐投资AI声学实验室,字节跳动则收购英国AI音乐初创公司WaveAI。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AI音乐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元,但从业者面临转型压力。正如环球唱片高管所言:"未来的顶级制作人,可能是最懂训练AI的'算法指挥家'。"

这场由短视频平台掀起的AI音乐风暴,正在改写内容生产的游戏规则。当技术突破艺术创作的神秘壁垒,我们迎来的究竟是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还是算法支配的流量困局?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个爆款神曲的代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