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音乐之声》话剧全国热演中,Do-Re-Mi再掀热潮

发布时间:2025-05-09 18:00:02  浏览量:4

## 当《Do-Re-Mi》再次响起:一场跨越60年的音乐治愈之旅


音乐剧《芝加哥》山西站首演掀火爆热潮


"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 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当这熟悉的旋律在剧场中再次响起,无数观众的眼角不自觉地湿润了。今年,《音乐之声》话剧在全国范围内的热演,不仅让这部经典作品重回大众视野,更让《Do-Re-Mi》这首传世名曲再次成为街头巷尾哼唱的旋律。在短视频平台,挑战用不同乐器演奏《Do-Re-Mi》的话题播放量已突破5亿;音乐APP上,这首歌的播放量环比增长320%;而微博上"被DoReMi治愈的瞬间"话题下,三万多名网友分享着这首简单旋律带给他们的温暖记忆。


22 原版音乐剧《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上海首场 返场


《音乐之声》自1959年首演以来,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这部改编自冯·特拉普家族真实故事的音乐剧,在1965年被改编成电影后更是风靡全球。剧中玛利亚用音乐打开七个孩子心扉的故事,成为无数人心中关于爱与教育的经典范本。而《Do-Re-Mi》作为音乐启蒙的核心段落,其魅力在于将抽象的音符具象化为童趣盎然的意象——"Doe, a deer, a female deer"(Do是一只小母鹿),"Ray, a drop of golden sun"(Re是一缕金色阳光)。这种将音乐基础知识转化为儿童可感可知的形象的教学法,至今仍是音乐教育领域的典范。


在当下这个被焦虑裹挟的时代,《Do-Re-Mi》的再度流行绝非偶然。心理学研究表明,简单重复的旋律能有效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释放让人愉悦的多巴胺。这首由七个基本音符构成的歌曲,恰如音乐版的"正念练习",让沉浸在复杂信息中的人们重新体验纯粹的听觉愉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指出:"《Do-Re-Mi》的阶梯式上行音阶具有天然的积极暗示作用,能引导听者情绪向上提升,这正是它在疫情后特别受欢迎的心理机制。"


当代音乐教育者从《音乐之声》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在上海某重点小学的音乐课堂上,老师们创新性地将《Do-Re-Mi》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宫商角徵羽"的韵律中寻找本土化的音乐启蒙路径。少儿音乐教育机构"哆来咪乐园"创始人陈敏分享道:"我们受玛利亚启发,开发了'音乐冒险地图',每个音符对应一个童话王国,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自然掌握乐理知识。"这种游戏化教学法使报名人数同比增加了70%。


《音乐之声》的持久魅力更在于其对家庭价值的深刻诠释。当特拉普上校终于放下威严,与孩子们合唱《Edelweiss》时,剧场中总会出现此起彼伏的抽泣声。这种音乐重建家庭联结的力量,在数字化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广州观众张女士带着10岁的女儿观看后感慨:"看完演出回家的路上,女儿一直教我唱《Do-Re-Mi》,这种互动比任何昂贵的玩具都更有价值。"


在西安站的演出现场,我们捕捉到一个动人场景:当台上演员唱起《Do-Re-Mi》时,台下三代同堂的一家七口不约而同地轻声跟唱,从白发老人到稚龄儿童,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相似的微笑。这或许揭示了经典作品穿越时空的密码——它用最简单的音乐元素,串联起人类最普世的情感记忆。


当剧场灯光亮起,许多观众仍沉浸在旋律中不愿离去。有位乐评人曾说过:"好的音乐剧是让你走出剧场时,感觉世界比进去时美好了一点。"65年过去了,《Do-Re-Mi》依然拥有这种神奇的魔力。它提醒着我们:生活或许复杂,但快乐可以很简单——有时只需要七个音符,一颗愿意歌唱的心。


标签: 音乐 之声 热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