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第二届光明田园音乐会落幕,书写文旅融合“光明样本”

发布时间:2025-05-12 09:21:14  浏览量:2

当AI邂逅国乐,在光明区的田园牧歌里,一场关于声音的文艺复兴正在破土。

5月10日-11日,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光明田园音乐会在光明明湖城市公园举行。作为深圳首个以民乐为核心的大型沉浸式音乐盛会,本届活动以“古韵新声”为主题,在延续首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科技+生态+文化”的融合创新理念,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超5万人次参与,成功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

跨界融合创新演绎

打造民乐艺术新高度

乐队演奏。

活动为期两天,本届音乐会精心策划了4场风格各异的专场演出,将传统民乐与现代科技、交响乐、民谣及声乐等多元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融合。5月10日下午,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全国首部国乐与AI共创作品《听见中国色》成为最大亮点,该作品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传统五声调式进行解构重组,在保持民乐韵味的同时,创造出极具未来感的音乐表达,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

倾情演出。

当晚的演出同样精彩纷呈。中国当代音乐代表人物萨顶顶携其标志性的“东方天籁”与民乐演奏家们联袂演绎《乐响四季》音乐会,这场演出大胆尝试将电子音效与传统丝竹乐器相结合,通过现代编曲手法重新诠释经典民乐曲目,让现场观众获得沉浸式听觉享受。

激情指挥。

5月11日的演出更注重艺术表达的深度与内涵。深圳交响乐团在著名指挥家赵晓鸥的执棒下,联袂王丽达、孙砾等歌唱家呈现《田园上的交响曲》,以磅礴乐章解码特区发展密码——铜管声部演绎建设者的铿锵步伐,弦乐织体勾勒城市天际线,将“未来光明”转化为直击人心的音乐篇章。夜幕降临后,音乐会的氛围转向轻松愉悦。蒋明&空山乐队带来的人文民谣温暖治愈,Mover乐队的先锋摇滚充满活力,两个风格迥异的乐队在星空下交替演出,让观众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台下观众热情高涨。

沉浸式场景体验

构建文旅融合新范式

除音乐盛宴外,本届音乐会的一大特色是创新打造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活动场地精心设计“自然舞台+田园市集+星空露营”三位一体的空间布局,让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主舞台搭建在明湖城市公园的湖畔草坪,以周围的山水景观为天然背景,营造出独特的演出氛围。

品尝美食。

活动期间,田园市集区汇聚了超过30家特色商户,涵盖手工艺品、创意美食、车尾箱咖啡等多个品类。此外,星空露营区成为家庭游客的最爱,许多市民在公园草坪铺上野餐垫,欣赏了一场兼具田园与星空的民乐演出。“这种将音乐会和露营结合的形式非常新颖,孩子既能欣赏高雅艺术,又能亲近大自然。”一位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说。

互动体验环节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活动现场设置“光明文化地标”互动装置,市民游客可通过参与集章打卡兑换限定文创品,实现“艺术融入生活”的深度体验,有效提升市民对光明文化的认知度。

本届音乐会还开创“文化+消费”的创新模式。活动主办方联合晨光乳业、伊泽实业等本地知名企业,共同推出系列惠民活动,现场通过创意田园场景打卡兑换,发放超千份专属礼包及兑换券,共同打造文化消费赋能城市发展的光明样本。

全民共享文化成果

擘画城市发展新蓝图

本届光明田园音乐会不仅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享受,还成为展示光明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活动现场,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多元化内容设计确保活动能够覆盖最广泛的受众群体。

“今年的音乐会非常精彩,把音乐会设置在公园里,非常方便大家。”家住光明区的市民肖女士表示,本次音乐会以国风传统为主题,特别是AI与民乐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让市民可以在家门口感受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本届音乐会具有多重意义。田园里的音乐会强化了光明区“科技+生态+文化”的城市定位,展示了区域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的实力。其次,此次活动带动了文旅消费增长,据统计,活动预计带动相关消费超10万元,带动光明区酒店入住率提升5%,宣文旅商协同效应凸显。

这场以科技为笔、以田园为卷的文化盛会,奏响了民乐传承创新的时代强音,勾勒出光明区“科文融合”的独特城市气质。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明湖畔渐渐消散,留下的是超5万人次观众的集体记忆,是一座城市对文化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望未来,光明区将继续深化“科技+生态+文化”的品牌战略,以这场音乐会为文化注脚,书写更具想象力的发展叙事,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市民能够更便捷地享受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未来,光明区将继续以科技赋能文化,以生态滋养艺术,让更多人在都市田园中邂逅诗意的栖居,继续以文化惠民激活消费潜力,以创新表达传递城市温度,让“科学之城”的田园牧歌与人文脉动,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文旅版图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