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保丨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百花齐放,活力十足
发布时间:2025-05-12 11:56:05 浏览量:2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演出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3.35万场,与2024年同比降低2.52%;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观众人数1031.59万人次,同比增长0.47%。
演出类型丰富多样
专业剧场演出:涵盖话剧、音乐剧、歌剧、杂技、戏曲等多种类型,国有院团和专业剧场主导的经典剧目演出持续吸引当地观众和外地游客观演。例如北京人艺上演《风雪夜归人》《情人》《长椅》等多部好戏,上海越剧院呈现“风・范”纪念越剧宗师范瑞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等。
大型营业性演出: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其中,时代少年团、陶喆、周华健、任贤齐等明星演唱会,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天津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武汉仙人掌音乐节、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等演出项目热度居高。
旅游演艺: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票房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9.08%;观众人数558.43万人次,同比增长6.11%。如大型行进沉浸式旅游演艺《如梦大同》在大同古城首演,大型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提升沉浸氛围感等。
市场特点与趋势
演出产品下沉趋势明显:各地音乐节特色鲜明,中小城市音乐节崛起,凸显下沉趋势。像“保定驴火 DELIGHT电子音乐节”结合烟花秀,湖北孝感“2025 王者荣耀电竞派对音乐节”用“电竞+音乐+文旅”展示青春多元的孝感,陕西宝鸡、安徽滁州等也通过音乐节激活文旅消费。
“演出+”模式助力文旅融合: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有力推进器,带动效应不断放大。“演唱会/音乐节 + 文旅”联动模式表现突出,大型现场音乐演出带动酒旅商家关联消费,美团平台相关数据显示,与演唱会、音乐节关联的酒旅订单同比上涨近1倍。
观众付费意愿增强:观众和游客对高质量内容付费意愿增强,中小城市演出产品供给和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成为增长新引擎。
随着观众对高质量文化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文旅融合模式的不断深化,演出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将更加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演出市场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与感动。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