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演唱会创下观演数新高!温州龙湾如何做到“曲终人不散”
发布时间:2025-05-12 15:32:00 浏览量:3
“温州的歌迷真的好棒!热情到我连耳麦声都听不清了。”
刚刚过去的周末,知名歌手邓紫棋在温州奥体中心连开两场演唱会,场均观众约3.6万人,7.2万余张门票“秒售罄”,现场观众们一波波热情的声浪,让舞台上的邓紫棋接连称赞。
邓紫棋演唱会现场。张银燕 摄
这场演唱会,打破了温州奥体中心自2023年11月举办演唱会以来的人数纪录,也创下了近年来温州演出史上的观众数新高。
不仅仅是邓紫棋,近年来以龙湾为代表的温州区域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去年的蔡依林、张韶涵、李荣浩等歌手的演唱会,均呈现出“一票难求”“场场爆满”现象。
为一次热爱,跨越山海;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市。
演出经济热潮,为城市带来哪些“裂变”红利?龙湾又是如何让“流量”变成“留量”?
一场演唱会,点燃一座城
“缘分让我们相遇乱世以外,命运却要我们危难中相爱……”5月10日晚,邓紫棋世界巡回演唱会现场,来自温州市区85后“棋士”程先生沉浸在歌声中,深情跟唱。
“家门口的演唱会,每一场都不想错过。”程先生告诉记者,温州奥体中心建成之前,温州应该已有十多年没办过大型演唱会了。据他回忆,最近的一场演唱会,还是2014年在温州体育中心举行的陈奕迅演唱会。前些年想看演唱会,只能去外地城市来回奔波。现在可不一样了,听演唱会逐渐成为温州人娱乐生活的新方式。
薛之谦演唱会。张银燕 摄
温州演出经济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始于2023年杭州亚运会之后。高标准建成的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座位规模在全省位列第三,为承接旺盛的演艺市场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龙湾区文广旅体局局长陈学显介绍,自亚运会结束,龙湾紧紧抓住“演唱会经济”发展机遇,薛之谦、张信哲、王心凌、王力宏等众多重量级歌手纷纷空降。数据显示,从2023年11月温州奥体中心举办首场演唱会至今,已累计举办16场演唱会。
2023年11月,薛之谦连开两场演唱会,吸引6.8万名歌迷;2024年4月,3.4万名歌迷奔赴与蔡依林的“春天约会”;2024年7月,李荣浩在温州与3.2万名歌迷一起过生日……
邓紫棋世界巡回演唱会现场。张银燕 摄
5月10日、11日,邓紫棋《I AM GLORIA》世界巡回演唱会2.0连续两晚燃情开唱,带动28.5万人次游客涌入龙湾,场内观众7.2万余人,场外观众2万余人,这其中,超50%的外地歌迷专程奔赴而来,从而带动消费约4.7亿元。
过去一年半,温州奥体中心的演唱会不仅场次增多、人气愈发高涨,各类服务也在持续优化升级。
从看一场演出,到游一座城。如今,演唱会已然成为温州娱乐生活的新亮点,还正在释放出各种叠加效益。
“演出经济”的三笔账
“用一场演出点燃一座城。”陈学显告诉记者,“演出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裂变”红利,算起来一共有三笔账。
一笔消费经济账。歌迷跨城观演,带动酒店满房、餐饮排队、景区爆满,甚至演出场馆周边商铺增收。2023年11月的薛之谦演唱会,带动16.5万人次游客涌入龙湾,拉动旅游消费约7000万元,成绩远超当年“五一”小长假;蔡依林巡回演唱会当日,温州奥体中心周边万达广场销售额飙升至530万元,较平日周末翻了一番。去年,龙湾全过夜游客数增速排名温州全市第一。
图源:温州高新文化广场
一笔多元文化账。龙湾加快构建体系完备的演出市场生态链,除了大型演唱会,还引进脱口秀、音乐剧等多元演艺演出活动,与大型演唱会形成互补效应,以多元化、年轻态形式“破圈”。如温州高新文化广场一方面引进高品质稀缺演出,托尼奖原版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以震撼视听重现史诗传奇,陈佩斯主演戏台三部曲之《惊梦》以精湛演技诠释戏剧新魅力;另一方面精准捕捉市场热点,通过引进爆款演出类型持续引爆流量。4月,连续举办3场“二狗个人互动专场《一条名叫爱情的狗》”脱口秀,可容纳千余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观众笑声与掌声交织成文化消费热潮。
蔡依林演唱会。通讯员 吴新洁 摄
一笔城市名片账。“演出经济”的账目,还体现在对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上。通过策划明星“打卡”活动,将演艺流量转化为城市形象宣传契机。薛之谦在演唱会现场用温州方言与观众互动,让温州方言“火出圈”;蔡依林发布“温州怪好吃vlog”,让糯米饭成为全国网友热议的“网红美食”;林志炫打卡江心屿、寺前街,更是让温州景点的魅力走进大众视野。
如今,温州还推出“一张机票游温州”“跟着演唱会游温州”等活动,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沉浸式体验温州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演艺消费正成为龙湾乃至温州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文旅新名片的重要推手。
如何破局“烟花效应”
一场精彩的演出虽能短时间拉动消费,但48小时至72小时热度即散的“烟花效应”成为行业痛点。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持久的城市竞争力,成为各地亟待破解的难题。
“关键在于提升演出品质、优化场地布局、升级服务体验。”陈学显直言,“红利不会从天而降,地方政府必须主动作为。”
如今,一场旨在激活演艺经济长效生命力的升级行动,正在龙湾展开——
图源:龙湾区融媒体中心
持续加大招引力度。演艺消费热潮的背后,是政府的前瞻布局与积极谋划。龙湾采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双联动模式,高频对接头部演艺公司,全力引入高人气演出项目。“借助头部演艺公司资源,我们在成功落地邓紫棋世界巡回演唱会后,又敲定了两场备受期待的明星演唱会,不久后将与歌迷见面。” 陈学显透露,今年龙湾计划举办13场演唱会,持续为演艺市场注入活力。
让演出更加多元。数据显示,苏州去年65场5000人以上演唱会中,超40场在室内场馆举行。反观龙湾,目前仅有温州奥体中心和温州高新文化广场两处演出场地,室内场馆资源稀缺成为制约演艺经济多元发展的瓶颈。破局之路已然明晰:温州奥体中心三期项目正推进招投标工作,规划建设一座万余人规模的室内馆,让不同类型的演出都能在龙湾找到优质“舞台”。
图源:龙湾区融媒体中心
持续升级服务体验。此前龙湾举办演唱会期间,“凭票根享专属优惠”的活动收获众多好评,成功将不少“流量”转化为“留量”。眼下,龙湾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服务升级。省内外城市的“宠粉实践”,也为龙湾提供了新思路,比如衢州开放市委党校供歌迷住宿,台州在每场演唱会赠送城市伴手礼,山西太原以无人机和烟花表演作为演唱会“标配”,打造“歌迷之城”。龙湾正借鉴这些经验,探索更优质的服务举措,让观众从“到此一游”变为“念念不忘”。
“演出热”持续升温,“城市热”渐成气候。未来,龙湾如何做到曲终人不散,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