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疗愈功能
更新时间:2024-09-25 08:00 浏览量:40
本文转自:阳光报
■白乐摘要:音乐治疗,又称音乐疗法,还有人称其为音乐医学,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于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音乐治疗的应用方面很广泛,通过治疗教育,可以缓解情绪、安定人心并提供情感表达,建立起非语言的沟通管道。关键词: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健康教育 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令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在中小学阶段,音乐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该阶段正是培养一个学生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音乐是被大多数学生所热爱和追捧的,音乐能够让孩子们身心愉悦,使他们从情感和思维中得到全面的放松。因此,将音乐教育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丰富与创新,能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一、音乐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1.音乐治疗的起源。音乐治疗起源于美国,由美国坦普尔大学教授、美国音乐治疗协会前主席布鲁西亚创立。音乐治疗通过运用各种音乐手段,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在治疗师和治疗对象之间形成动态关系,帮助治疗对象恢复健康。 2.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音乐治疗被引入我国,很多音乐人士及教育工作者加入了音乐治疗的行列。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的高天副教授在1999年开设了我国第一家音乐心理治疗机构——“高天音乐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提供临床心理治疗服务。在学校,许多教师都尝试着吸纳音乐治疗的基本原理,将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渗透到学生的心理辅导之中。 3.音乐与健康和谐发展。音乐与生活的联结由一些歌曲就可以看出。例如,摇篮曲、生日快乐歌、儿歌、民谣、校歌、毕业歌、流行歌曲、结婚进行曲、离别歌等。可见,音乐伴随着一个人的出生、成长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抒发情感、温暖心灵,帮助个人忘掉不愉快的经验,并借助音乐得到内心深处的力量。二、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研究1. 在音乐课堂所创设的审美情境中实现心灵的净化。在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通过演唱不同风格、蕴含不同情感意义的歌曲,学生的感情观和价值观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丰富。例如,在学习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舒缓流畅类歌曲时,学生会在柔和的音乐旋律中感受到对大自然、生活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热忱与向往;在学唱《义勇军进行曲》等节奏鲜明有力、歌词凝练而奋进类型的歌曲时,学生会在无形之中被激发出无比强烈的爱国情怀,国歌声仿佛给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他们充满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音乐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各种诗情画意,不仅会为学生们带来美好的心灵感受,还能使其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充满无限期待与憧憬,并为之带来巨大的精神鼓舞!所以,当教师在开展这种情感色彩非常鲜明的课堂教学内容时,应主动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交予学生,让其在主动欣赏、自我感知的同时,探寻音乐深处的情感体验,适度地进行提问或是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2.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当今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特点是趣味性以及生动性,这决定了广大教师在教育学生、构建课堂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学习环境的积极性、健康性,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接纳性。具体来说,就是以良好的道德修养、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以真实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鉴于中小学生普遍处于心理较为脆弱、自尊心较强的年龄阶段,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人格问题,避免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以信任,尊重其人格,培养其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理想教育模式的重要基础与平台,教师要构建平等、和谐、稳定的课堂氛围,在不断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多地从思想感情、行为意识上带动其真正融入课堂,投入到对音乐的学习进程当中。 3. 拓展和丰富与音乐相关的各类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增强其学习素质。课外音乐活动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延续、补充和内容拓展,不仅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拓展和丰富其课余生活、为其发挥音乐才能进一步提供平台的重要手段,还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合唱比赛要求的是声音的共性,要求每一名参与学生的发音力度强弱、口型以及换气的力量保持一致,形成声音上的统一和整齐。而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在相互关心、相互协作的过程中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将集体荣誉置于最高地位,所有人都为了比赛而努力。此外,在进行器乐类比赛或舞蹈类演出时,需要学生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其登上舞台时状态良好、不紧张,能够发挥出平日学习和练习的最佳水准。无论是音乐比赛还是音乐表演,都需要不断与人交流、学习和巩固知识,而在这样的过程中,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交际心理也会随之形成,只要教师加以积极引导,便能有效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推进。三、结语音乐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格,具有真正美好的心灵和感觉,截至目前,还没有其他的教育能够替代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能够运用人们对音乐的倾听和想象的潜力来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音乐是超过其本身的意义而实实在在存在的。音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并为其他各种文化的学习提供便利渠道。通过音乐疗愈的功能,激活学生的大脑兴奋状态并减少压力,创设让学生感到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其使用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将艺术融入所有的内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