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爱去音乐节了?
更新时间:2024-09-30 17:00 浏览量:40
2024年可谓是音乐节的「大灾之年」,世界各地的音乐节纷纷宣布取消或永久停办:在国内,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已有30多场音乐节宣布取消或变相取消。
在美国,除了美国各地的小型音乐节相继停办之外,连一些大名鼎鼎的音乐节活动也感受到了经济压力:例如「火人节」(Burning Man Festival)十多年来首次出现了门票滞销,北美地区最大的年度音乐节科切拉(Coachella),今年的门票销售额也与去年下降了大概 15%。
Billie Eilish在 Coachella上演出 摄影:Jamal Eid
在欧洲,英国今年已经有60多个音乐节宣布取消,巴黎、赫尔辛基等地的多个音乐节也宣布取消甚至永久停办。在澳洲,音乐节取消潮也引发本地媒体惊呼「这个国家的音乐节是不是已经消失了?」
音乐节的衰退的原因有哪些?显而易见的是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之下,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与音乐节举办成本的此消彼长。但如果深究其根源,也许更值得我们深思:音乐媒体传播形式的变化以及新一代年轻人社交方式的变化。
事实上,从2010年代开始,音乐节就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一场堪称「黄金十年」的复兴:美联社2013年在报道中称:「在美国,新音乐节的涌现速度快得数不过来。」许多音乐节因为大受欢迎而增加了天数。直至全球疫情之前,都没有多少人质疑「音乐节泡沫」的存在。
新冠疫情虽然严重打击了音乐节,但疫情过后消费者们被压抑的社交活动需求,再次为音乐节续了一针「强心剂」,直到今年,音乐节的生存危机才大规模暴露出来。
2023年美国加州Hangout音乐节
音乐节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成本的上涨:受全球性的通胀影响,场地搭建、水电、安保、艺人酬劳等报价也水涨船高。
音乐媒体平台 Spotify 前首席经济顾问威尔·佩奇(Will Page)是少数专注于音乐行业的经济学专家之一。他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英国音乐节低迷的分析文章中指出,举办音乐节需要前期投入巨额资金,但投资者往往只能靠卖门票来收回成本,这也是音乐节成为「高风险、低利润」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繁荣时期,许多音乐节都提高了门票价格。根据财经数据分析平台FinanceBuzz 的分析,自2014年以来,美国大型音乐节门票价格上涨了55%——这远远超出了同期的通胀率。
但如今由于高通胀,许多美国人不得不在娱乐开支方面精打细算,只挑选他们最认为最值得去的演出活动,例如科切拉音乐节或是泰勒·斯威夫特、碧昂丝的明星演唱会等。
事实上除了许多音乐节面临财务危机以外,如詹妮弗·洛佩兹等明星大咖的演唱会也出现了门票滞销,许多人被迫取消巡演计划或是把目标转向亚洲市场。
Jonas brothers 在2024 Lollapalooza India上演出。Lollapalooza作为美国久负盛名的音乐节进军印度市场已经成功举办两届
内卷之下,音乐演出市场还形成了赢家通吃的局面。据NRC(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美国最大票务网站Ticketmaster的幕后公司Live N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演出公司之一,该公司表示其音乐演出市场的业绩依然强劲。
「演出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看到许多艺人优先选择举办个人巡演,而不是参加音乐节,露天剧场、小型体育场馆的小型演唱会数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Live Nation 的发言人表示「虽然一些音乐节面临着成本上涨的压力,但我们发现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有明确的定位、合适的场地、以及好的艺人,音乐节依然可以做得很好。」
以Live Nation为代表的音乐演出业态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威尔·佩奇的推测。后者认为,数字音乐和大数据算法推荐机制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那些有着各种音乐流派、各种艺人拼盘的大型综合性音乐节失去兴趣。
数字音乐和社交媒体让音乐人和听众的交流变得更加直接:听众可以作为粉丝参与音乐人的创作过程,音乐人也更容易迎合粉丝们的喜好。不过,这样也存在着弊端,既听众虽然获得了音乐制作发布全流程的「无限访问权限」,但大数据算法也将他们关进了特定的「录音棚」里——他们所能听到的新音乐,与他们已经听过的越来越相似。
有了短视频社交媒体以后,许多音乐人不再选择传统途径进入音乐行业,而是直接面向粉丝
从音乐发展史上看,广播、电视、音乐杂志期刊和乐评人博客专栏等可能让听众们接触到更广泛、更多样化的新音乐。(延伸阅读:《这个时代为什么难产「下一个周杰伦」?》)但由于如今的大数据算法推荐让听众们接受到的音乐愈发同质化,所以他们可能不太喜欢大型音乐节,因为那里可能会有很多他们从没听过的艺人。
「如果我看到一张音乐节海报上有不同风格的艺人和乐队,我的直觉反应是,『我一定是打开了别人收藏的歌单』,」佩奇说。
然而这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些专注某个领域「垂直赛道」的音乐节,也陷入了经营困境。
威尔·佩奇对此表示道,代际变化可能正在影响音乐节的需求。青少年和20岁出头的年轻人历来是音乐节的核心群体,但与过去相比这批人可能更加稀少了。「千禧世代」(出生于1980~90年代)热衷于体验型消费,2010年至2020年正是这批人十多岁二十几岁,热衷饮酒和旅游社交的阶段,这也促成了音乐节的黄金十年。
如今的「Z世代」年轻人则和「千禧世代」大为不同。研究表明他们的饮酒率、性生活频率更低,也更缺乏伴侣,更加孤独。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其畅销书中将他们称为「焦虑世代」。海特认为Z 世代在社交媒体上花费了太多时间——这让他们社交能力下降,变得更加孤立和悲观。
佩奇同样认为,经历了疫情封控和学校停课的「Z 世代」,更加普遍存在「社恐」心理,这让他们难以像前几代人那样和朋友们成群结队去参加音乐节。他和团队最近在英国进行了一项调查,当他们询问年轻人为什么不去参加音乐节时,得到的最普遍的回答就是,「我没有合适的朋友可以搭伴一起去」。
歌手Tai Verdes演出中。他是从短视频红人成功转型签约音乐公司的代表,其粉丝大多活跃子在网络社群。
Z世代的流失让本应该是年轻人作为主角放肆狂欢的音乐节变得越来越「大龄」。据澳大利亚联合通讯社报道,参加音乐节的澳洲年轻人比例已经从 2018-19年的占比41%,下降到2022-23年的 27%,主力购票人群的年龄是25岁以上,而不是更年轻的青少年。
与此同时,过去十年掀起音乐节热潮的主力军「千禧一代」也年纪大了,很多有了家庭和孩子,面临着生活和事业的重担,他们也不太可能回归音乐节,站在风雨烈日之下,挤在狂欢的人群中,晚上睡在泥巴地里,享受所谓的「自由、爱与和平」。
有趣的是,更加迎合老一代人的知名音乐节,如今的票房反而不错,例如今年迎来70周年的纽波特爵士音乐节,三天门票轻松售罄了。
参考资料:
编辑 / 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