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着情歌去大理|一起来围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带来的大师课吧
更新时间:2024-10-01 01:21 浏览量:40
近日,2024大理情歌会系列活动之一的音乐大师课在大理大学音乐厅火热开讲,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系教授徐之彤及音乐学系教授安平应邀为大理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大师课堂。
探索影视剧与歌曲创作奥秘
9月27日,中央音乐学院知名教授徐之彤在大理大学音乐厅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大师课,课堂以“影视剧与不同类型歌曲创作”为主题,深入剖析了音乐与影视艺术的交融之美,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受益匪浅的专业课。
“在影视剧中,音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徐教授一开口,便直切主题。他详细讲解了影视剧中的歌曲创作与剧情、画面的互动关系,特别强调了歌词的重要性。
随后,徐教授通过分析多部经典影视剧中的歌曲案例,生动展现了不同类型歌曲在影视剧中的功能与作用。 他提到,一些歌曲具备衍生配乐的条件,可以通过变奏、重奏等方式,贯穿整个剧情,形成独特的音乐主题。他还详细阐述了片尾曲在影视剧中的特殊地位,认为片尾曲不仅是对剧情的总结,更是对观众情感的升华。
课堂上,徐教授的话语风趣幽默,又不失深度,他结合丰富的实战经验,将复杂的音乐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听众受益匪浅。
课后,学生们纷纷围上前向徐教授请教问题,徐教授一一耐心回应,并与大家合影留念。“我对音乐创作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陷入瓶颈,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徐教授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对词曲创作又多了几分新认识。”2023级音乐学二班学生周俊西告诉记者。
跨越南亚东南亚的音乐旋律
9月28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安平以《文化传情 文明互鉴——南亚与东南亚歌曲创演音乐工作坊》为题,为大理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一堂丰富多元的音乐大师课。并由来自中国的米炫晔、来自印度的比瓦卡·乔杜里(Bivakar Choudhury)、来自印尼的瑞斯南达(Risnandar)、提提柯(Titik Parmuji)担任助讲音乐家。
课堂上,安平教授不仅把音乐理论、专业知识用通俗风趣的话语讲出来,还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为例,用不同唱法的演示让同学们理解了不同文化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云南乡土乡音的鉴赏、对音乐土壤天人合一的情感互通,还通过自己对南亚、东南亚各国音乐的广博知识,与南亚、东南亚留学生们进行互动,学生们听到安教授用自己的母语说出自己国家的音乐风格词汇,感到既惊喜又亲切,纷纷予以热情回应。
“文化情感论的主要观点是,音乐表达情感,不仅仅是喜怒哀乐等人类共有的情感,更是带有文化属性的情感,这是音乐审美非常重要的特征,随着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人们关注到全世界的多元文化纷纷而至,每一种文化的特点都有自身的美、都赋予我们美的感觉。没有一种音乐是不带文化情感的,对文化情感的理解和运用不光体现在音乐欣赏中,更体现在指导我们的表演和创作中。”安平教授表示,只有通过相互学习,才能做到心心相通、文明互鉴。
“8年前我就来过大理,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大理大学的位置在苍山山麓,往前一看就能看到洱海,我觉得这就是产生音乐的环境。”安平教授说,“在大理,苍山、洱海的环境让人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同时,大理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状态,在音乐上给我们很多灵感。”
安平教授还表示:“云南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是一个与世界交往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在云南的人都能享受文化融合的魅力,这里可以成为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中心。”
课堂上,米炫晔和比瓦卡·乔杜里向大家展示了印度乐器“桑图尔”和塔布拉鼓,并与安平教授合作表演了一首印度歌曲。瑞斯南达带着同学们使用印尼传统竹筒乐器昂格隆(Angklung)排练了节目《月亮代表我的心》,并在当晚的“大理情歌会·南亚东南亚音乐会”上进行表演。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文诗 段苏航 秦蒙琳 李丽 石瑛 张顺鋆
责任编辑 郭毅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