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  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振翅启航/谭盾:音乐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振翅启航/谭盾:音乐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更新时间:2024-10-07 03:15:18  浏览量:2

10月5日,北京还沉浸在国庆的喜庆氛围中,北京的乐迷们又迎来了另一份惊喜。当晚,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欢庆上演。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是27届了,当晚的开幕音乐会《百鸟朝凤 中西齐鸣 谭盾执棒中国交响乐团特别音乐会》聚集了琵琶演奏家赵聪、唢呐演奏家刘雯雯与小提琴家陆威、大提琴家王健多位国内的顶级艺术家,与中国交响乐团一起在作曲家、指挥家谭盾的指挥下,完美的完成了这台融合了东西方音乐的音乐盛宴。整晚的音乐会精彩不断,掌声不断,喝彩声不断。

音乐现场……

音乐会开始之前,音乐厅现场举行了简短的开幕仪式,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树荣作为主持人邀请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致辞并宣布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上下半场,各自主打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洋乐,两位民族音乐家和两位西洋音乐演奏家与指挥家谭盾和国交一同精彩的完成了每一部作品。音乐会的开场曲是谭盾先生前不久创作的《北京中轴龙脉之钟》。今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龙脉之钟》以中国古老的声音符号“钟声”为线索,展现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底蕴,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舞台上,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担任独奏。琵琶“珠落玉盘”的绝美音色与交响乐团的丰富音响充分共鸣,历史底蕴在旋律中晕染扩散。事实上,前不久赵聪曾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完成了这首作品的首演。那一次,艺术家们曾经将故宫里的金钟调出来,让大家聆听了来自远古的乐声,赵聪称“那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当晚,赵聪与艺术家们再度完美演绎了这首动人的作品,只是作品时长有些短小,大家觉得没有过瘾。上半场的另一首中国作品是作曲家关峡根据老版《百鸟朝凤》改编的唢呐协奏曲。作为唢呐第十三代传人的刘雯雯展现了叹为观止的演奏技巧以及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内涵。特别是那一声绝不是为了炫技而是音乐表达的长达近一分钟几乎不换气的吹奏,惊人的肺活量和灵活多变的演绎,赢得全场喝彩和掌声以及一片啧啧称奇的赞叹。上半场的音乐会,谭盾还与国交激情四射的带来了当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

下半场的第一首作品是这场演出的亮点,是1779年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中提琴与乐队创作的《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小提琴家陆威和大提琴家王健共同在作品中担任独奏,两位演奏家细腻的演绎,弓弦摩擦之间充分展现了莫扎特音乐中的优雅气质,一瞬间带领观众实现了从二十世纪音乐向古典主义的回溯穿越。之所以是亮点,主要是大提琴家王健用手中的大提琴代替了原先作品中的中提琴。指挥家谭盾认为,其难度之大在演出之前他一度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晚,人们赞叹于王健的完美演奏,以及两位音乐家珠联璧合的精彩演绎,以及动人的音乐表达。音乐会的尾声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那首《波莱罗舞曲》,脍炙人口的旋律令大家大快朵颐。

随着本场音乐会的上演,第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缓缓拉开大幕,10月5至13日,以“乐聚北京 悦听世界”为主题,汇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南非、奥地利、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演出团体与著名艺术家,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天坛公园神乐署等场地,为观众带来9场风格多元的音乐会演出,以及围绕乐游中轴、遇见大师、青鸟振翅、艺境探秘、漫步北京、乐享云端等丰富维度策划推出的多场公益活动。

在开幕音乐会前一天,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国交过度团址排练厅举行了一场发布会,参加音乐会的艺术家们悉数到场,并且敞开心扉畅谈与音乐节的缘分和情感。

01谭盾:音乐就像一条河流

作曲家和指挥家谭盾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有着多年的合作,对音乐节有着深厚的情感。“我觉得音乐就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这个河流里面的一滴水。这个河流是由无限的古老的音乐和古老的乐器组成,每一件乐器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故事要是断了,乐器要是消失了,历史就断了。所以我觉得北京国际音乐节就是让这个河流一直奔腾向前。”他以自己的老友赵聪为例,他说在赵聪后面是刘雯雯,前面是琵琶前辈刘德海老先生还有李德伦先生。他回忆当年自己作为年轻作曲家和前辈的交往,“我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我们的作品被李大爷(李德伦先生)韩大爷(韩中杰先生)指的,这叫中国音乐的宠儿,你知道吗?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国家的文化给予你的,你说你不为这个国家的音乐去回报,你说的过去吗?”

王健用大提琴演奏中提琴就好像郑钦文用网球拍拿乒乓冠军

莫扎特的这部作品《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原本是为小提琴和中提琴创作的,而在这一晚中提琴换成了王健的大提琴。说到其中的难度,余隆举了一个深入浅出而又生动直观的栗子,“这个难度有多大,好比郑钦文拿着网球拍参加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还拿了冠军。”王健有趣而又谦虚的表示:“我是拿着网球参加乒乓球比赛,但是拿不拿得到冠军,不一定。”但是从当晚的音乐会上看,王健绝对是那个当之无愧的冠军。

王健回忆自己最早听到这首由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作品是在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两位演奏家是马友友先生和斯特恩先生,他说自己当时很是震惊。“所以,这次有机会来学习这部作品,我们非常我是非常非常珍惜,也很开心。”这位大提琴家没有用演奏,而是用了“学习”,可见作为高手令人敬佩的谦逊。

小提琴家陆威很是欣赏王健的演绎,他说:“王健老师的声音的感染力以及对情绪的把控力,我觉得他绝对是一个大师。”

03余隆:这个行业就是薪火相传这么过来的

对于这些一起合作的艺术家们,余隆表示:“你们既是我的同事,也是我非常尊重的艺术家。”

“北京国际音乐节对于城市文化的贡献以及对这个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他表示希望更多的让世界通过北京国际音乐节看见中国,也希望中国通国这个音乐节看见世界,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邹爽回忆当年自己曾经和国交在谭盾先生的指挥下,参加过国际音乐节的演出。如今,当年的小青年儿邹爽已经成长为音乐节的艺术总监,当年从音乐节走出来的黄屹等青年指挥如今也是行业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对此他深感欣慰。他也回忆起当年自己到和平里中央乐团跟李德伦先生、严良堃等老先学习的场景。他说:“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薪火相传这么过来的,一代一代的走下来。”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发起人余隆带着团队一路走来深感不易,也深怀感恩,除了对艺术家的感激,对于媒体的支持也是表示了感谢。多年来,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报道的媒体记者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余隆将音乐节与媒体的关系比喻成“雨水关系”。

04余隆作为观众来看刘雯雯演奏

余隆很开心指挥家和作曲家谭盾以及大提琴家王健、琵琶演奏家赵聪等老朋友再度合作,同时也很欣慰的看到如日中天的青年唢呐演奏家刘雯雯的首次加盟。他甚至表示,自己当晚以观众身份踏踏实实的坐在观众席间欣赏刘雯雯的演奏。“刘雯雯早已是一个传奇故事。”发布会上,余隆对刘雯雯夸张的说,谭盾在他面前至少讲了起码500多遍,她的唢呐有多好有多棒。余隆打趣的问谭盾:“你是她的经纪人吗?”所以,这次他说是专门来听她演奏的,“,我是很少坐在观众席里认认真真听音乐会的,这次我要好好听一场。”当晚,观众席间,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作为欣赏了演出,当然他也第一次现场领略了刘雯雯的厉害。

05莫扎特是上帝的宠儿

对于这台开幕音乐会,其中融入了谭盾的很多巧思。谭盾表示,如果他只选莫扎特的一首曲子,就会选《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这首曲子,因为这首曲子的第二乐章是催人泪下。他说:“在作品中,莫扎特的抒情忧郁有一种《二泉映月》的催人泪下,同时美到不堪设想,这部作品写的太美了,不是一般的美。”而《波莱罗舞曲》是每个乐队首席绕不开的作品,谭盾讲述了自己一段经历。前阵子,他在纽约的一家破旧的唱片店里,用一美元一张的价格买到了五张老唱片其中就有1928年拉威尔亲自指挥乐队演奏的《波莱罗舞曲》。他说,这是另外一位上帝的宠儿拉威尔写的作品。至于选择《火鸟》,他认为当代音乐一定离不开斯特拉文斯基,他是真正的现代主义的创始人。

06音乐会满台都是“射雕”高手

用谭盾的话说,音乐会上半场是两位美女演奏家,下半场是两个老帅哥。这样的结构,让作为指挥家的他“很是过瘾”。而余隆则选用了金庸先生在“射雕”中的几位高手形容当晚的几位顶级音乐家,四位演奏家两位中国演奏家,两位西洋乐器演奏家,所以余隆将他们比做是“东邪”和“西毒”,同时将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比做是“中神通”。事实上,这个比喻也适合谭盾,因为他在音乐创作中有着很多天花乱坠的想法,也比较喜欢“玩儿”,比如先前的“纸乐”“陶乐”“水乐”等等,的确是一位音乐届的“老顽童”。比如当晚音乐会最后的一首加演曲目《风与鸟的故事》,音乐结束的时候,全体演奏员举起了手机,舞台上发出了各式各样的鸟名声。

07谭盾:音乐就像一条河流

“我觉得音乐就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这个河流里面的一滴水。这个河流是由无限的古老的音乐和古老的乐器组成,每一件乐器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故事要是断了,乐器要是消失了,历史就断了。”谭盾表示,北京国际音乐节就是让这条一直奔腾向前的河流,他以自己的老友赵聪为例,他说在赵聪后面是刘雯雯,前面是琵琶前辈刘德海老先生还有李德伦先生。他回忆当年自己作为年轻作曲家和前辈的交往,“我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我们的作品被李大爷(李德伦先生)韩大爷(韩中杰先生)指的,这叫中国音乐的宠儿,你知道吗?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国家的文化给予你的,你说你不为这个国家的音乐去回报,你说的过去吗?”

08赵聪:让人看到全新的中国文化表达

对于演绎《北京中轴龙脉之钟》,赵聪表示:“第一次接触到这首作品的时候,我只感觉到两个字就是中正,同时莫名的觉得无比的博大,千年的历史扑面而来,同时也是东西文化的碰撞,非常非常的奇妙。合适的乐器、合适的作品,但是又充满了挑战,如何让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舞台能看见中国的文化。用琵琶来弹奏传统作品很正常,但是如何把它跟西洋乐融合在一起在国际上表达,这很不容易,要换一种角度。中国是如何在当代,让人看到全新的文化的表达,这也是非常了不起。”赵聪感动余隆、谭盾等前辈一直试图用音乐让世界看到中国当代中国的好,当代中国的文化的强大,“这是多么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合适的乐器、合适的作品,但是又充满了挑战,如何让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舞台能看见中国的文化。”赵聪说,用琵琶来弹奏传统作品很正常,但是如何把它跟西洋乐融合在一起在国际上表达,这很不容易,要换一种角度。中国是如何在当代,让人看到全新的文化的表达,这也是非常了不起。她感动余隆、谭盾等前辈一直试图用音乐让世界看到中国当代中国的好,当代中国的文化的强大,这是多么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09刘雯雯:中国传统音乐当代化国际化的全新表达

这是刘雯雯首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她表示是演奏这首作品代表着非常美好的寓意,“这是作曲家关峡先生根据我们老版的《百鸟朝凤》进行了重新的改编,这种形式呈现我觉得也是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当代化国际化的一种全新的表达,也是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互融。在这首作品中,不管是在唢呐这件乐器本身的演奏技术上还是音乐内涵上都是极具含金量的。在与大家一起重温经典的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作品带领大家去感受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

010邹爽:这将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开始

“北京音乐节是一个由艺术家组成的策划机构,这一场音乐会中西合璧,还有新老艺术家同台,将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开始。”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表示,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在策划的这个理念里面,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意愿,就是把北京这座城市和我们用音乐来表达的视界观联合在一起,“也就是从中轴的国家大剧院这个点位出发,我们听着龙脉的钟声一路架着一只鸟来到法国。”说到与国交的缘分,她回忆,自己从小到大,每个星期六都会去国交去排练,“最早第一次登台是在1997年,谭盾老师亲自执棒亲自写的《天·地·人》。第二年我去参加了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第一届演出。“

她感叹道,作为80后,“那个时代正好是我们意识到北京这座城市是如何通过音乐将我们不同年代的音乐家前辈和我们这些后来学习音乐的孩子们连接起来,同时那是一个多么充满国际化的一个时代,大家都是要各种的交流,用音乐来聆听彼此的文化的心声。所以,北京国际乐节的愿景就是将这样的音乐活力和音乐职持续下去,我们要把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把中西融合,把我们的中国的概念推向世界。”

撰稿/编辑/排版 张学军 发布会照片 张学军 演出现场照片 BMF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