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唱功越好,华语却越没落?讨论唱功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更新时间:2024-10-08 18:50 浏览量:33
老铁们好,接下来咱们来聊聊2024年的华语乐坛。实话说,目前的状况颇有意思:唱歌好听的歌手越来越多,但经典的好歌却越来越少。
单依纯的嗓音,那叫一个厉害。高音往外甩,跟炮仗似的,啪啪响。
单依纯在声乐技术性方面已经到达了顶级水平。
问题就出在这儿。现在的歌手们,都在拼命地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不断尝试把音域往上堆砌。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音乐不仅仅依赖于嗓音,更重要的是要有韵味。
你发现没有,单依纯唱歌确实很好听,但是如果你要问她是什么风格的歌手?是甜美风格的?还是酷酷的女孩风格?还是有才气的那种风格?其实都说不清楚。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如果没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即使有好嗓子,也只能被称为"技术流"。听起来会觉得很过瘾,但听过之后就会忘却。
现今的歌手们,就如同在一场没有终点的技术竞赛中不断攀升。他们在高音、气息、音准等方面都已精进至熟练程度。然而,他们似乎欠缺了一些东西。
是的,那就是能让人过目不忘、深入人心的个性与情感。
因此,尽管单依纯的唱功非常优秀,但她的歌声缺乏一种能够感动我们日常生活,引发我们共鸣的情感动能。我们可能会觉得她唱得非常出色,但很难产生那种“这就是我要的感觉”的共鸣。
这就是为何华语音乐现在有点儿尴尬。唱功越来越好,但华语作品却越来越无趣。
各位老爷们,咱们一起坐上时光机,穿越到2000年华语乐坛的那个繁荣年代瞧瞧,那时候的音乐圈,简直就是璀璨星河,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独特的标签,一听就能判断出是谁在唱歌。
先说说我们调皮的中二少年周杰伦吧,他只要一开嗓,那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咬字不清?那倒是他特别的韵味呢。
周杰伦以独特的唱功和音乐风格,如《双截棍》,开创了华语乐坛中二风格的风潮,唱功不仅是他的音乐技巧展示,更融入了对中二少年特性的突出展现。
谢霆锋的气质叛逆少年般嚣张,唱歌时对全世界宣战的感觉,那股子不羁的劲儿,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谢霆锋的音乐风格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叛逆。他的歌曲就像年轻人不安分的内心写照。
王心凌甜得像蜜糖,唱个歌仿佛谈恋爱。她的唱功就是为了塑造一个人见人爱的甜妹形象。二十年前是甜妹,二十年后还是。
这种一以贯之的人设才是真正高明之处。
徐怀钰的歌曲风格独特,她的爱情观非常真挚,唱起歌来让人如痴如醉。她的唱功就是为了突显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情态度。
听她的歌就像是在经历一场热烈的恋爱。
再看看其他歌手,李宗盛塑造的是情场大师的形象,陈小春是舔狗代表,阿杜和郑中基是备胎联盟,罗大佑是知识分子,任贤齐是老实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标签。
这些歌手的唱功并非为了展示自己的技巧,而是旨在展现其独特的人设。他们以声音来生动诠释人格和生活态度,而不是单纯地歌唱。
他们歌声中传递的情感和信念,更为动人,更引人深思。
这才是真正的"唱功",不是为了单纯地飙高音,而是通过歌曲来传达情感、塑造形象。
这样的唱功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因为听众不只是在听一首歌,更是在感受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何那个年代的歌曲,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津津乐道。
这些歌不仅仅是歌曲,更是那个时代的情感象征。
总之,在2000年的华语乐坛,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的独特标签,用美妙的唱功来诠释出自己的人设,满足并解决特定群体的情感需求,这正是当年华语乐坛辉煌的原因。
老铁们,咱们刚才回顾了2000年那会儿的辉煌。然而现在,这个局面却大不一样了。时代在变,唱片时代已悄然离去,如今的歌手们也变得有些不同了。
还记得张信哲吗?他是名副其实的情歌王子,每一张专辑就如一部完整的爱情电影,听他现场唱歌,就像是身临其境地经历一场爱恨纠葛的故事。
张信哲的唱功非常华丽和独特,就如同爱情一样璀璨。一张专辑中,你可以深刻感受到爱情的酸甜苦辣,使人过瘾。
现在有周深这个宝藏男孩的出现。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唱功,简直是百变歌手,流行、民谣、说唱,每一类型都能驾驭。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这里头是有问题的。
周深一年内就要唱30多首自己创作的新歌,同时还得上镜参与数十个不同的综艺节目,真的很辛苦。
现在歌手的现状就是以前的歌手更加注重在音乐中倾诉自己的经历,而现在的歌手更像是在完成一项项任务。
尽管唱功得到了提高,但灵魂却似乎丢失了。
歌手们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多面性,他们不仅能够演唱流行歌曲,还可以演唱民谣甚至是说唱。
唱片时代向数字时代的变迁带来的影响。以前,一张专辑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口气听完就像看完一部电影。但如今,歌手更像是在参加一场永无止境的才艺展示,他们的履历被切割成了一段段独立的视频,每一次点击都是一次不同的表演。
华语音乐的确越来越没落了,而唱功却是越来越好。为啥?因为现在的歌手们忙于展示自己的技巧,却忘了音乐最重要的是打动人心的力量。
现在的歌手虽然唱功都很厉害,但是很难创作出像张信哲那样让人回味无穷的作品。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得不谈谈一位非常有个性的歌手——王杰。这个哥们绝对是个异类,自诩为个老江湖,可每次张口唱歌,却总能让人听得心如刀割。
王杰的态度是怎样的?他表示:"我的唱功只为表达浪子,声乐和护嗓这些我从来都不关心。"
看看现在的一些歌手,他们都是在追求高音唱法,好像不喊个海豚音就无法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似的。
这就是商业价值和技术之间的博弈。王杰的沙哑嗓音服务于他的"浪子"形象,让人感同身受。
现在的歌手更多地在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技术比拼。
问题出在这里,过去的唱功,帮助构建独特的人物形象,满足特定群体的情感需求;而现在的唱功,似乎变成了技术纯粹的展示。
你看啊,李宗盛的歌声突出老男人的情场淡定,左右逢源;陈小春的唱功则是为了谄媚所爱,为了舔狗而舔狗;任贤齐的唱功注重直白简单,塑造一个老实人形象。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
这就是高明之处。他们不仅在唱歌,更是在用声音诠释一种人格,一种生活态度。而成就这种"唱功"并不仅仅在于高音,更在于理解和传达情感,塑造形象。
然而现在呢?歌手们都在极力展示自己的声乐技巧。今天是比音域,明天是比气息,后天再来一个花腔。
这就好比,以前的歌手像电影演员一样表演,现在的歌手更像是参加一场声乐比赛。你说,哪个更能打动人心?
目前的华语音乐,尽管唱功逐渐提升,但却愈发走向衰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们忘记了音乐最重要的东西——触动人心的力量。
在我们刚才讨论了王杰浪子形象和现代歌手对高音的追求之后,现在我们来聊聊唱功讨论这个话题。
现在网上一聊到唱功,就特别热闹,但仔细一听,大家都在聊什么呢?
有一些人在吹嘘自家的偶像,他们夸奖谁的音域多么宽广,气息多么稳定;另一些人在评价声乐技巧,他们分析谁的呼吸技巧多么高超;还有一些人只是纯粹地来看热闹。
以前说起音乐,大家会说:"听一听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别有一番味道!"或是"周杰伦的《双截棍》,就是有些与众不同!"现在呢,大家都在比拼音域的宽度和气息的稳定性。
这种转变实际上是整个音乐市场变化的反映,原来的唱功主要是为了塑造一个全面的艺人形象,而现在的唱功更像是在展示一种特殊的技能。
其实,现在的唱功讨论是由四种完全不同的群体组成的:商业塑造的明星偶像口碑、音乐专业的声乐爱好者、吃瓜的纯路人观众以及业余音乐娱乐爱好者。
每个群体的关注点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讨论的混乱。
而且,如今关于唱功的讨论已经偏离了音乐的原生本质。音乐不应该只是技巧的展示,而应该是情感的传递,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如今唱功讨论面临的困境在于,我们似乎越来越关注技巧,而忽视了音乐最重要的东西——打动人心的力量。
老铁们,华语音乐现在正处于困境中,曾经也有过美好的辉煌,从2000年的辉煌到现在的困境,那么问题来了:华语音乐的未来在哪里呢?答案其实很明确,那就是找回最初的初心。
好的声乐技巧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基本功,未来的歌手需要在技术和情感之间找到平衡。
华语音乐未来需要这样的全能选手,他们不仅需要有出色的唱功,还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态度,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
因此,对于未来的歌手来说,操练好演唱技能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你是浪子?是文艺青年?还是街头歌手?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用音乐去诠释它。
这才是真正的唱功!并非为了技巧而技巧,而是用歌曲传递情感,表达自我。唯有如此,华语音乐才能重新焕发活力,创造出新的辉煌。
我坚信,未来的华语音乐会更加精彩。因为经历了这些年的起起落落,让大家都看清了问题所在。我相信前行路上的歌手们,必定能在技术与情感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华语音乐的新时代到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听到一系列既技惊四座又情动人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