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当心急性中耳炎发作
更新时间:2024-10-10 00:00 浏览量:23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知名歌手听力突然下降了一半
季节交替当心急性中耳炎发作
近日,歌手古巨基通过微博发出长文,称晚上洗澡后,突然感到右耳很刺痛并伴随着听觉模糊。“因为是半夜时分,所以当时想看看第二天起床后的状况再说。第二天醒来,情况依然,便立即前往专科医生求诊。”通过医生检查后,确诊为急性中耳炎,属感染病毒所致。医生诊断后表示,古巨基右耳听力下降了一半。记者采访时发现,入秋以来,各大医院这类疾病的患者也开始增多,专家提醒及时就诊。
夏秋交替温差大,耳病患者明显增多
“最近气温骤降,耳科门诊两种病人明显增多,这两种疾病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急性发作;二是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朱晓燕介绍说。一种疾病是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的单侧耳痛、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或闷堵)感及耳鸣等症状,严重者可双耳同时发病。这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儿童多见,成人也可发病。其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另外,近期突发性耳聋患者门诊就诊的人数也有增加,此病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重点是尽早诊治、尽早干预,临床主要针对病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后需连续观察至所有症状消失、鼓膜形态色泽恢复正常。如不及时干预,鼓室积液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导致永久不可逆的轻至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双耳听觉功能和日常生活。
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等会导致“突聋”
朱晓燕介绍,“突聋”的发病率约为5~30人/10万人/年,发病中位数年龄为41岁,且呈逐年增多及年轻化趋势。突聋的病因目前90%不能明确,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
突聋的主要诱发因素有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突聋的可能发病机制包括:膜迷路积水、毛细胞损伤、内耳血管痉挛、血管纹功能障碍、血管栓塞或者血栓形成。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者头晕、听觉过敏或重听、耳周感觉异常。最需要的专科检查是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内镜。
朱晓燕介绍说,此病预后与从发病到就诊干预的时间、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的程度及类型、是否伴有眩晕等相关,越早治疗干预,好转治愈的可能性越大。发病及治疗恢复期间要注意保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精神放松,情绪平稳,避免强噪音环境等。
朱晓燕提醒,发生突发性耳聋一定要及时就医,原则上7天之内开始治疗预后效果比较好,否则时间耽搁越久,听力恢复的可能性就会越小,继而造成永久的听力损失。学习和工作中要尽量远离不良情绪,尽可能少熬夜、劳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生活作息,积极适度锻炼以缓解压力。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摒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不要用力挖“耳屎”,以免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出血。避免在噪音过大的地方长时间逗留等。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