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第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落幕,以音乐绘就文化交流的盛景

更新时间:2024-10-13 19:33  浏览量:1

一首乔治·格什温谱写的《夏日时光》悠扬唱响,引出歌剧《波姬与贝丝》的跌宕故事。10月12日和13日,这部20世纪极负盛名的作品在保利剧院上演,为第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式收官。

格什温歌剧《波姬与贝丝》在保利剧院上演。本报记者 方非摄

自10月5日开幕以来,为期一周的音乐节以9场音乐会和多场衍生活动,再次为北京观众献上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宴。虽然场次和时间与往年相比有所精简,但围绕“乐聚北京,悦听世界”的主题,今年,音乐节力度不减,在多个层面,特别是多元文化交流繁荣等议题上,中国音乐家的探索更见深度。

持续深耕“中国概念”

作为与北京这座城市紧密相连的文化盛事,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血脉里始终涌动着中国文化的基因。

10月5日,国家大剧院里,第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大幕拉开,在“百鸟朝凤,中西齐鸣”的主题下,开幕音乐会集结了当今国内乐坛的顶尖力量。中国作品先声夺人,谭盾执棒中国交响乐团,以一曲《北京中轴龙脉之钟》为演出开场,赵聪的琵琶与乐队的“钟声”交融谐鸣,那是悠久积淀的传统文化留下的深邃回响;家喻户晓的《百鸟朝凤》里,刘雯雯以两柄唢呐气贯长虹,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涌动激荡,振奋精彩得令人屏息。

唢呐演奏家刘雯雯与谭盾执棒的中国交响乐团合作《百鸟朝凤》。本报记者 方非摄

在音乐架起的桥梁上,“我们必须让世界立体地看到今天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说。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关注、挖掘、展现,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一以贯之的坚持。2001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率先将“委约创作”的模式引入国内,2002年,音乐节首次亮出“中国概念”的鲜明理念,此后,潘德列茨基、陈银淑、霍华德·肖、亚伦·齐格曼、谭盾、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周龙等一大批国内外作曲家应邀创作的作品接连在这个平台上演出推广,他们以音符写就的中国故事有着连通世界的开阔视野,并在不断翻开新的篇章。

指挥家黄屹执棒,胡琴演奏家陆轶文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周龙作品《九歌》。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今年,传达中国声音的探索仍在延续。10月8日,“中国概念”双委约专场新作音乐会在保利剧院上演。指挥家黄屹率领广州交响乐团,把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多家艺术机构分别委约理查德·杜布格农、周龙创作的《恒爱》《九歌》娓娓道来。巧妙的是,两部作品均以11个章节为框架,前者用钢琴、大提琴交织管弦乐队,展开普世之“爱”,后者在2013年交响史诗《九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以富有人声色彩的胡琴描绘华夏神话的神秘多姿。“一部是西方的,一部是东方的,东西方的交相辉映是北京国际音乐节永恒的主题。”余隆说,“北京应该成为新作品走向世界的舞台,我们要把中国重要的作曲家推荐出去,向更多人展示中国的文化与历史。”

深度助力文化交流

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际音乐节从来不乏多元文化汇流碰撞的感动与火花。

今年,萨尔茨堡室内乐团、林肯中心爵士乐团、开普敦歌剧院、埃莱娜·格里莫、让-伊夫·蒂博戴、戈蒂耶·卡普松、温顿·马萨利斯、安迪·秋保等国际名团大师密集登台。从非洲大陆远道而来的歌唱家们尤其值得书写,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历史上,南非开普敦歌剧院是首次与之牵手的非洲艺术机构,“在物理距离上,开普敦歌剧院刷新了我们合作伙伴的最远记录。”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说,“无论是多么遥远的国度、多么‘陌生’的声音,把最好的音乐团体引入中国、创造与世界同步的共同语境,都是我们需要肩负的使命。”

半舞台版歌剧《波姬与贝丝》上演,开普敦歌剧院的艺术家献上精彩表现。本报记者 方非摄

于是,观众在北京舞台上看到了国内鲜见的风景——10月12日和13日,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开普敦歌剧院、拿督黄纪达基金会联合制作的半舞台版格什温歌剧《波姬与贝丝》亮相保利剧院。音乐虚拟出1920年代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平民社区“鲶鱼街”,那些身着鲜亮服饰奔走、歌唱的角色,几乎都由黑皮肤的歌唱家饰演。他们生动自如地演绎着这个非裔街区里的悲欢离合,犹如炫技的声乐功底更是屡屡博得观众热烈喝彩。

《波姬与贝丝》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

“到中国来演出,最初我们有些紧张。”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为《波姬与贝丝》进行现场演奏的指挥家卡泽姆·阿卜杜拉坦言相告,是中国音乐家对作品内涵的解读与呈现,最终消解了他们的不安。近百年来,采撷黑人音乐精华、触及诸多社会议题的《波姬与贝丝》被各国艺术家频繁改编搬演,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缩影,“现在,我们非常高兴看到,这版非常有创新意味的制作能够在中国上演。”卡泽姆·阿卜杜拉说。而为了纪念并肯定非洲艺术家的精彩表现,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重量奖项“年度艺术家”荣誉授予了开普敦歌剧院合唱团。

持续点亮城市空间

“北京音乐圈有个说法,什么时候该把短袖放进衣橱、拿出毛衣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就要来了。”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说。近30年来,对北京观众来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演出本身,因音乐而衍生汇聚的浪漫、友谊、感动,烙印在每年金秋的城市记忆里。

开普敦歌剧院合唱团亮相天坛神乐署。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今年,音乐与城市的互动更加密切: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共同打造的“乐动名园”系列持续更新,在天坛公园神乐署,开普敦歌剧院合唱团以祖鲁语、科萨语、文达语咏叹自然万物,广袤的非洲大地与古老的中国建筑奇妙对话;在中轴线的重要地标,音乐快闪点亮了“古都之脊”“文脉之轴”的深厚魅力。此外,在启皓中心、华尔道夫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里,埃莱娜·格里莫、让-伊夫·蒂博戴、戈蒂耶·卡普松、周龙、温顿·马萨利斯等音乐家陆续举办公开排练、大师面对面等互动活动,广邀观众跨过“门槛”,尽享音乐之美。

爵士乐大师温顿·马萨利斯(右一)在演奏中。本报记者 方非摄

“每次来到中国,我都会被这个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热情的人们所吸引。”见面会上,9次格莱美奖得主、当代爵士乐大师温顿·马萨利斯对乐迷们敞开心扉。他分享道,自己家中收藏了李白的诗词、中国古代史书和《孙子兵法》,对于中国文化,他满怀探索的兴趣与崇高的敬意,而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连接我们每一个人的桥梁,我相信,超越国界的音乐能成为我们之间的共同语言。”

记者:高倩,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