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漠”里的温州人除了赚钱,还喜欢唱歌
更新时间:2024-10-14 19:00 浏览量:35
摘要:文艺是刚需。
2004年初的一天,浙江温州市区的一家小茶室里,几个人正热切地讨论着什么。
他们讨论的并非是某个能发财的生意,亦不是彼时正火热的房地产,而是一个在外人看来,与温州这座城市并不怎么“搭调”的话题——合唱。牵头这次讨论的,是时任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的邹跃飞。他提出要在温州组建一支合唱团,并且要用三年时间,让这支合唱团跻身全国一流行列。
是年3月,邹跃飞自筹经费、自出场地,正式组建了如今温州市合唱团的前身温州音协合唱团,并出任合唱团指挥。此后数年,这支从地级市走出来的非职业合唱团体,不仅揽下数个国家级奖项,还在世界舞台屡创佳绩。而与刻板印象中的温州并不“搭调”的合唱,也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张城市名片,甚至被学界冠以“合唱的温州现象”加以研究。
10月12日,“最美在温州”温州市合唱团20周年专场音乐会全国巡演上海站演出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演出前夕,记者采访了合唱团艺术总监兼指挥邹跃飞,听他讲述温州合唱20年发展历程。
邹跃飞。 受访者供图有“私心”,亦有责任
组建合唱团,源于邹跃飞的小小“私心”。
1963年,邹跃飞出生于温州鹿城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就喜欢音乐的他,少时曾经学过多种乐器,每一样都能很快精通。踏入社会后,邹跃飞做过一线教师,当过文联主席和音协主席,后来又成了大学教授。虽然工作岗位和社会身份数度变化,但是邹跃飞的工作始终与音乐有关。用他的话说,以音乐为事业,是自己“最大的幸运”。
2000年,邹跃飞只身来到上海,全脱产进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学习指挥。进修期间,邹跃飞的音乐天赋又一次得到展现。回到温州后,他迫切地想要寻找一个能够施展自己指挥才能的舞台。
然而,长久以来被认作“文化沙漠”的温州,音乐的确并不被关注。温州市内不仅少有专业院团,民间对于音乐同样兴趣寥寥。在国内音乐界,温州存在感稀薄。面对尴尬的现实,邹跃飞想到了合唱:“合唱是最容易组织、最容易让群众参与其中的大众文艺形式。温州要走出‘文化沙漠’,合唱或许正是一个突破口。”
于是,作为温州籍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与作为音乐家的“私心”交织在了一起,促成了20年前小茶室里的那一次商谈;对自身专业的自信与对音乐事业的热爱,则催生了打破格局的信心,让邹跃飞提出了合唱团的“三年目标”。
合唱团正式成立后,合唱随即成为邹跃飞生活中的头号关键词。本职工作之外,他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合唱团的建设当中。从人员招募到团队管理,从日常排练到组织演出,邹跃飞事无巨细一手包办。在他的努力下,合唱团很快步入正轨,并且有所收获。
2006年12月,温州合唱团赴深圳参加第八届中国合唱节。首次参加全国性赛事,便一举拿下混声组和女声组金奖。横空出世的温州“黑马”一时轰动国内音乐界,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成绩,“黑马”自己也始料未及。
“我们本来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的,完全没有想到能拿奖。演出结束后,大家就都各自散了。大赛组委会通知我们领奖,我只好把人再一个个叫回深圳。”邹跃飞回忆,有一名成员在结束演出后便前往安徽公干。接到通知后,由于一时买不到机票,便一路驾车从安徽赶到杭州,再从杭州搭飞机回到深圳。
初试啼声的温州合唱团愈战愈勇,接连摘取了“金钟奖”“群星奖”“青歌赛”三大国内合唱比赛的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囊括所有合唱类国家级文艺奖大满贯的非职业团队。2012年,温州合唱团首次走出国门,在西班牙康托尼格欧国际艺术节获得了该艺术节成立30年以来中国团队获得的最好成绩,2016年,合唱团又参加了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获无伴奏民谣组冠军、女声组金奖。
2022年举行的邹跃飞指挥专场音乐会。 受访者供图专业,但非职业
成绩与荣誉,让温州合唱团成了温州人心目中的城市英雄。更重要的是,合唱这种大众文艺形式开始在这片原本并不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合唱的温州现象”渐露端倪。
据邹跃飞介绍,温州市合唱团目前有团员200余人,由温州社会各界具有较高歌唱水准的合唱爱好者组成,现团内兼设女声合唱团、混声合唱团、男声室内合唱团、合唱团二团。与此同时,在邹跃飞和温州市合唱团的带动下,社会上也涌现出了大量民间合唱团体,上至银发老人,下至幼儿园孩童,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的合唱团。
非职业,是温州合唱团最大的特点。合唱团成立至今,这一点从未改变。邹跃飞率队抵达上海时,已是演出前一天的深夜。他告诉记者,由于合唱团成员皆有本职工作且来自不同单位,因此只能等到所有人都下班以后才能出发。
另一方面,温州合唱团又是高度专业的。合唱团的排练每周一次,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逢重要演出或是赛事,还要组织高强度集训。邹跃飞本人更是个“细节控”,排练时要逐个声部抠细节,检查每个成员的掌握情况。成员的日常功课也从不走过场,几十个人、几百段音频,邹跃飞都要一个个听过来,并且逐一检查点评,具体到每个小节每个音准。
通过合唱这种形式,让更多普通人与音乐建立起联系,是邹跃飞的一直以来的理念:“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合唱有门槛,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合唱并不是高歌齐唱,对于声乐和乐理的功底有一定要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每一个人去享受这门艺术,进而享受音乐、享受文艺。哪怕只是坐在观众席上聆听、鼓掌,也是一种参与。”
邹跃飞不喜欢用那些过于悬浮的“大词”来论述合唱之于城市、之于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他看来,“合唱的温州现象”的出现,是某种必然:“文艺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刚需。有这种刚需在,只要有人起个头,全社会的文艺氛围就会自然生长出来。过去这20年,我只不过刚好成了那个起头的人。”
一如当年在小茶室的那次讨论,今时今日的邹跃飞依然还是那个“起头的人”。2019年9月,邹跃飞重回教坛,接任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致力温州的艺术教育和学科建设。在他的推动下,温州首部原创歌剧《五星红旗》复排面世,此次演出从乐团指挥、执行导演、主要演员、交响乐团等均由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师生担纲,是60年以来的首部“纯温版歌剧”。合唱团之外,邹跃飞又组建了温州大学(温州爱乐)交响乐团,由他担任音乐总监兼常任指挥,实现了温州大型交响乐团的“从无到有”,弥补了温州文化建设的空白。
话题最后回到了这次在上海的演出上。邹跃飞说:“温州合唱走过了20年,这次演出是一次小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温州的文艺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人物简介
邹跃飞,合唱指挥家。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合唱协会理事,浙江省音协副主席,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音专委主任、温州市音协主席,温州市合唱团、温州大学(温州爱乐)交响乐乐团艺术总监兼指挥。
指挥作品获国家级、国际级比赛十多项。多次举办交响合唱专场音乐会,出版、发表专辑、专著十多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群文之星”、“全国优秀指挥”、“第19届亚运会火炬手”、“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首届浙江音乐奖”、“浙江省十佳职工文体领军人物”、“温州市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