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心语微声】找“研”记
更新时间:2024-10-22 23:48 浏览量:22
最近听了歌曲《跨•越》,一下子被强军的旋律和青春的记忆所感染,这是每一名科大人独特的精神标识、连接起科大学子每一次奋斗的根脉、维系我们每一步跨越艰难险阻的精神纽带,蓄积走向强军兴国的情感宝藏。愿跨线桥的基调催征我们科大人铿锵的脚步,跟着火车前进的方向完成一次次新的跨越。
——原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2007级
学员邓志刚有感
朋友说起国防科技大学,总有一种羡煞的目光,如果再说起想带孩子去看看,我总会推荐先去四方坪的北校门和校区看看。这里诞生的大国重器,正如固若金汤的北门一般,捍卫着国家。
今年是国防科大研究生院设立四十周年,也是我人生的四十周岁,不惑之年回看来路,读研时的经历开始模糊,工作中自己也偶感迷茫。淡去不能淡忘,我决定再回学校找找“追风的少年”。
进了北门,沿着训词墙右拐,就是科大人熟悉的综合运动场。17年前,入学不久的一天傍晚,我在操场上练长跑。400米的跑道,几圈下来,尚能摆臂迈腿,从容不迫;十圈下来,转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接着跑,则头重脚轻,眼冒金星……心想,算了,干脆退出。但又转念一想,工程兵出身的我们常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挂在嘴边,这点困难算什么?于是咬紧牙关,拼尽如今所说的“洪荒之力”,坚持,坚持,再坚持……跑完8公里,步子居然不再踉跄,呼吸也畅通无阻,整个人像要飞了起来。
若问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有哪些重要收获,不惑之年回首,那次长跑度过“极点”后的体验,让我终生受用。后来,读研中遇到啥压力或不高兴的事,一次五公里跑下来,准抛到脑后了,也许就是多巴胺的功效。
“刚兄,还记得我吗?”
扭头,是一位和我年纪相仿、戴着眼镜的军人。
我迅速起身,“你是……”老实说,我认不出。
“我提醒你一件事,2008年5月12日,你第一个从上铺跳下,大喊是不是地震了,我跟着你跑下的楼。”
“哦,记得了,你是清江,对面铺位的……”
原来,他毕业后跟我分配到了一个集团军,读研后回部队工作了几年,前些年被选调回了学校。
“你真幸运,能回母校工作。”攀谈中,他调侃我更幸运,转业后还想着回学校看看。
说着,又见到了几位熟人。
“同为科大人,今天回了家,不是碰到你,就是碰到他,总有一道闪电会照亮你我他共同的记忆。”
从校门到营门再到社会,种种缘份让我有机会与母校“双向奔赴”。2005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驻地同在长沙的工程兵舟桥团,参观团史荣誉馆时一种莫名的归属感油然而生,团部机关曾是国防科大本部所在地。
从部队考回母校读研让我找到了“研究”的门道,与计算模型、实验数据、学术名词等打起了交道。正是学校注重学术思维和吃苦精神的塑造,科大学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且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我猜想,这也是部队领导称道科大学员“后劲足”的原因吧。
读研的时间相对自由,看京广线火车川流不息,是科大研究生的福利,也是一种浪漫。做实验累了的时候、想家的时候……火车从脚下穿过,去到心中向往的地方,带走疲惫,承载希望,更有一起向未来的憧憬。
一路走走停停,见到稚嫩却眼里有光的学弟学妹,别有一番青春懵懂的亲切。漫步在当年的研究生生活区,恍若隔世。经过数次的改建扩建,昔日的灰色砖楼,一律改成了高大敞亮的板楼,还加装了电梯。我曾经住过的研究生队,楼下不再有五颜六色、新旧不一的自行车,而是学校免费提供的共享单车,车棚充电装置一线排开,颇为壮观。楼前的几棵大树,樟梓相杂,如今,它们依然葱茏蓊郁,坚守故土,见证着一批批研究生奔赴祖国各地,也欢迎着新的研究生入住。
往南走,一路经过食堂、教学楼、篮球场,就到了学校办公楼。若要打卡,这是最具纵深的地标。返回路上再次经过图书馆,这是很多人读研时光顾最多的一个地方。我翻到一本书中某位读者写下的一句心得:“把读书当爱好、习惯和专长,通过读书,打好发展的基础,摸到过河的石头。”我拿笔抄下,觉得这句心得挺新颖。
从北门出来,正好瞧见一位穿旧式军装的老人带着孙子在北门前合影,从爷孙俩的对话中,我了解到孩子想考国防科大。我上前鼓励道,“好好学习,这里是离你梦想最近的地方。”并把自己获赠的校徽送给他。
孩子接过校徽,小心地放入左胸口袋,连声道谢并把炙热的目光投向校门。
这次回校找“研”,我踏上了“不惑”的起点,但愿这个孩子也会与我一样,心潮逐浪高。
作者 | 邓志刚
配音 | 刘迪
编辑 | 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