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音乐教母”谷建芬:带红毛阿敏那英,晚年丧夫丧女令人心疼
更新时间:2024-08-25 19:54 浏览量:96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
这首歌在当时人人皆知,几乎每个人都会轻声哼唱。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谷建芬所创作的。
谷建芬被誉为中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她一生创作了无数精彩作品,
我教过的学生中也有像那英、刘欢、毛阿敏这样知名的歌手。
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
以至于到老的时候,自己却孤独地结束了一生。
在谷建芬7岁之前,她对祖国并没有任何记忆,因为她是在日本出生的。
在她7岁时,父母决定将谷建芬带回中国,因为那里才是她的故乡。
他们全家返回了东北的 大连。
谷建芬刚回到故土,感到一切都不习惯,总是大声嚷嚷:“妈妈,我想回家。”
妈妈面色严肃地对她说:“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家。”
父母把谷建芬送去上学。
期望她在成长后能够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谷建芬的学习成绩相当优秀,对音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5岁时,谷建芬进入了文工团。
老师让她负责钢琴伴奏,从那时起,她与音乐便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她在钢琴上认真练习,空闲时常常进行歌曲创作。
谷建芬并没有打算成为一名歌手,也没有想过要做钢琴师。
她希望能够成为作曲家,并打算继续在音乐的道路上前行。
谷建芬在文工团完成学业后,加入了位于北京的中央歌舞团。
这是她第一次去远方,出发前妈妈对她说:
“到了北京,别忘了去参观天安门。”
谷建芬清楚地记得,她刚抵达北京时,恰逢国庆节。
天安门前挤满了人群,谷建芬与同事在人潮中紧密相连。
天安门的音乐引发了大家的激情。
谷建芬终于领悟了妈妈的用意。
她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从小就要教她热爱祖国、家庭和人民。
谷建芬在心中默默发誓:“以后我的歌曲也要在天安门响起。”
创作的道路总是充满挑战,谷建芬在文工团里日复一日地投入工作。
1976年,谷建芬因其出色的表现,被送往西方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
这段学习经历让她领略到了国外音乐的多样性,
她察觉到国内的音乐仍然受到许多限制和约束。
类似于邓丽君的音乐在台湾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到了内地,却有人议论她的行为不端。
回国后,谷建芬全心投入创作,她在一首诗词中发现了希望。
“如果将歌词与诗歌的形式结合起来,以歌谣的方式进行演唱,”
“很多年轻人应该会喜欢这个吧,”谷建芬心中想着。
在80年代,谷建芬终于创作出了献给年轻人的歌曲。
在名字的选择上,谷建芬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
“既然是献给年轻人的歌曲,那就命名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吧,”谷建芬最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这首歌深受众多观众的喜爱。
特别是当时年轻人群体的关注,
这首歌的旋律在当时相对独特且受欢迎,
许多人认为她的歌曲与邓丽君的作品一样轻佻。
谷建芬对这些人和事并不在意,只要得到喜欢,便感到十分满足。
谷建芬表示:“我希望为更多年轻人创作歌曲。”
灵感如同黄河奔流不息,谷建芬的作品接连不断。
谷建芬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没有歌声,没有独特的嗓音,也没有出色的歌手。
已是八十年代的中期,谷建芬做出了决定:
“我希望能够亲自培养热爱音乐的年轻人。”
谷建芬正打算在家中开设音乐培训班。
用典卖家具所得的5万元购置了一些乐器,成立了“谷家班”。
谷建芬招募了一群学生,
包括未来成为音乐界的知名歌手,
除了之前提到的毛阿敏、那英和刘欢,
此外,还有孙楠、解晓东、李杰和苏红等人。
谷建芬在第一天的课上便表示:“我请你们来,并不是为了盈利,
“我希望你们能够掌握音乐,学会演唱,把美好的歌声传递给更多的人。”
谷建芬确实没有向学生们收取学费。
每个月还需花50元为他们准备餐饮。
还请来了音乐学院的金铁霖老师教授声乐。
每节课她需要支付15元的费用,
全世界还有哪里能找到如此优秀的老师呢?
在这些学生中,毛阿敏是谷建芬最为看重的弟子。
毛阿敏是最早成名的歌手之一,她因参加唱歌比赛而进入演艺圈。
谷建芬还一起前往国外参加音乐节。
当有人询问她们之间的关系时,谷建芬回答道:“我是她的母亲。”
毛阿敏凭借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在国内迅速成名。
她始终铭记着谷建芬的悉心教诲,
在她心中,谷建芬犹如她的母亲一般温暖。
连那英都感慨道:“谷老师真是偏心,把好歌全给了毛阿敏,而没留给我。”
那英表面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得像明镜一样。
谷建芬对所有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
曾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潮的《烛光里的妈妈》,
一开始,谷建芬把毛阿敏和那英邀请到录音棚进行试音。
那英是第一个演唱的,但谷建芬始终觉得缺少真正的情感投入。
谷建芬再次让毛阿敏演唱,这让那英感到非常不悦。
如果不是谷建芬还在,她早就准备转身离开了。
“啊,妈妈,在烛光下的妈妈……”毛阿敏一边唱着,一边泪水夺眶而出。
回头看到那英和谷建芬,发现她们也泪流满面。
连性格如此开朗的大姐大那英也泪流满面。
她对谷建芬说:“老师,我终于明白您选择毛阿敏的原因了。”
在歌曲表现的细腻程度上,那英确实略逊于毛阿敏。
谷建芬并未对那英失去信心:“只要你能够平静内心,你一定能唱得很好。”
几年后,那英因《青青世界》在春晚上一举成名。
她兴奋地拨通了谷建芬的电话:“老师,谢谢您。”
学生的成功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
谷建芬的作曲才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认可。
1989年,谷建芬梦想成真,在天安门播放了她的歌曲。
她创作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已成为国庆节期间广受欢迎的热唱曲目。
当年韦唯的深情演唱使其风靡全国。
次年,《三国演义》的制作团队联系了谷建芬,
期望她能够创作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
谷建芬创作的歌曲大多充满了抒情、优美和活力。
这首歌对她而言同样是一个考验。
谷建芬查阅了大量经典文献,最终创作了《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曾表示:“若不是谷建芬,我也不会如此广为人知。”
到2000年时,
她所教的学生们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目睹学生们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音乐界的佼佼者,
她感到欣慰,但也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充满担忧。
那些孩子没有他们所唱的歌曲。
她已经超过六十岁了,
仍然每天沉浸在思考为孩子们创作歌曲的事情上,
她打算创作大约50首歌曲。
谷建芬的丈夫总是劝她:
“你年纪大了,要多注意休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谷建芬总是把丈夫赶出她的创作空间。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希望我一个人待着。”
谷建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耗费近14年的时间终于创作了49首珍贵的歌曲。
她终于感到放松了许多:“我也差不多要迎接我的晚年生活了。”
2016年的一则噩耗打破了谷建芬对晚年生活的美好幻想。
年初,谷建芬的丈夫因病情加重紧急入院。
谷建芬心如刀割,日夜守候在病床旁。
医生表示:“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医院已无法再提供帮助。”
丈夫在临别时握着谷建芬的手说道:
“我马上要离开了,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要记得多休息。”
谷建芬泪流满面:“我明白,你也在等待我去找你。”
望着丈夫静静地安卧在寒冷的灵柩中,
谷建芬回顾往昔,意识到自己错失了与丈夫共度的许多时光。
谷建芬整天陷入对丈夫去世的哀痛之中,
几个月后,女儿也意外离世,谷建芬就这样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
接连失去两位挚爱之人,谁能承受得了这样的苦痛呢?
那一年,谷建芬深陷悲痛,无法自我解脱,也失去了创作的热情。
谷建芬忧伤地说:“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应该写什么呢。”
幸运的是,女婿和两个外孙女常常来陪伴谷建芬。
谷建芬凝视着两个小外孙女,心中才浮现出一丝希望,她重新提起了笔。
一年之后,谷建芬带着自己创作的50首歌曲,
她的声音颤抖着说道:“我终于做到了,但我的家人已经无法再听到我了。”
谷建芬虽然存款有限,但她将所有的钱都用于慈善事业。
支持那些在贫困地区无法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们。
在今年初,恰好遇上了新春佳节,
那英与苏红、李勇等师兄弟以及谷建芬一起用餐。
饭桌上,那英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一个月后,毛阿敏和其他人特意前往探望他们的恩师谷建芬。
根据在网络上发布的图片来看,
现年86岁的谷建芬看到学生们到来时,感到十分高兴。
毛阿敏温柔地将自己的头靠在老师的头旁。
温暖地搂住肩膀,面带灿烂的笑容,
不清楚那英看到后会否又感到吃醋呢?
在谷建芬的生日那天,毛阿敏、孙楠等人也齐聚一堂为老师庆祝。
每个他们的手中都握着自己亲自书写的贺卡,
谷建芬佩戴着生日帽,师生欢聚一堂,笑得脸颊绷不住。
中秋节那天,李勇发布了与谷建芬及其他几位同学的聚餐合影。
十年的努力可以培养树木,百年的教导则能造就人才。谷建芬所教授的学生可谓遍布各地,桃李满门。
相信谷建芬在晚年有学生们的陪伴,定会感到更加快乐。
谷建芬曾表示:“我会持续创作,音乐将伴随我的一生。”
的确,音乐对于谷建芬而言,是她极为珍贵的财富。
她对音乐界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与现在娱乐圈的小鲜肉相比,谷建芬无疑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