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天王年代的是是非非
更新时间:2024-11-18 07:45 浏览量:15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香港四大天王。
令得港乐冲出香港,去到全世界任何一个有华人在的地方。
这份灼灼光华,任随谁人,都不可以抹灭。
迄今仍堪无双传奇。
而也正因为此节,即便那个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也仍有“是非”横空。
可见人心。
先来看这么两条言论。
有人说,“作为一个天天蹲电视机听四大天王歌,看TVB剧长大的80后,97年这个节点,刘德华已经拿到手软,黎明干脆也宣布不拿了,才接着郭富城拿的,当时最红的是黎明一点不假,形象好,歌迷多。”
还补上一句,“以上是我自己的印象,我是学友歌迷。”
无独有偶。
马上有人跟进,“哇!我经历的和感受你一模一样!90年代初,大湾区个个都知道,每年的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基本都是黎刘的天下,而学友通常拿金曲金奖。郭的确是在他们都逐渐淡出才拿的。”
同样补了一句,“我是学友歌迷!”
该怎么看?
天王名号起于1992年。
以郭富城回港为标志,出现了“四大天王”之称,香港乐坛自此步入新的时期,此后四人你追我赶,激烈竞逐,至1999年,黎明宣布退出乐坛,但天王年代余势不绝,直至新世纪过后,香港乐坛方才“一代新人换旧人”。
这是一个简单缩略。
对应上文两位“学友歌迷”的话,再来拆解。
比如“97年这个节点,刘德华已经拿到手软,黎明干脆也宣布不拿了”。
这指的是TVB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有没有这回事?
看看刘黎。
刘德华1985年乐坛出道,而后一路沉寂,直到1990年,才首次踏足香港乐坛颁奖礼,但也就在正值乐坛真空期的此时,创下了连续三年夺得TVB“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的盛况。
但在“四大天王”年代到来后,他反而受挫。
先是在1993年,在“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的争夺上负于黎明,其后虽扳回一局,却又要时隔五年,方才再揽。
黎明可以说一声少年得志。
出道第四年,就夺得了TVB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但也就在1995年之后,与此奖再无瓜葛,而其宣布退出的时间,已经来到了1999年。
故而上言的“手软”和“退出”,尽皆不实。
再看另一句,“郭的确是在他们都逐渐淡出才拿的”。
单看TVB,郭富城1997年和1998年连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这个时候,另外三大天王不但各自精彩,也仍然场场同台,该如何一个“淡出”法?
这是明目张胆地篡改记忆。
口水仗并无意义。
大家尽可忽略一些素质低下的天王粉,这些人除了聚众胡说八道,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客观,什么叫理性,什么叫艺术,又什么叫真本事。
众所周知。
1992年首发粤语专辑的郭富城,面对的是在粤语歌坛耕耘七年的张学友和刘德华,以及已有三年资历的黎明。
这种作品数量、人望和业内根基的差距,有几人能逾越?
如果四人调转时间线,无论是张学友、刘德华还是黎明,又有几分把握,以初出茅庐之姿,面对1997年和1998年的“巅峰”郭富城,来一场逆势上行?
或得问上一句,可封王否?
而在岁月里,郭富城的锐意求新、竭力求变,付出了几多心血,又进步几何,凡有心者,都能够看得见。
所以当他连庄大奖,唱起那曲《这夜心情》。
其身后的大屏幕上,呈现着他踏足乐坛这一路的足迹,连主持人都说,好感动。
彼时那刻,他就是励志之王。
关于“手软”、“拿够”和“淡出”。
其实还另有说法。
比如当年,谭咏麟连续四年夺大奖,张国荣也连庄而上,当然都是横压了他们的那个年代。
但二人在退出之际,无一例外,都“眼湿湿”。
回过头来,在天王年代结束之后,刘德华一直出席乐坛颁奖礼到2006年,也一直都在拿奖,何来“手软”、“拿够”而没有兴趣再拿奖?
而黎明当然如上言,少年得志。
然若与前辈谭张相较,他在乐坛的成就又几何?又如何“拿够”?
故粉丝言论,可笑至此。
一言决之。
四大天王皆人中龙凤,各有倚仗和巅峰,无须厚此薄彼。
他们都值得尊重。
而也不禁要问,上言两位“学友歌迷”。
属实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