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歌唱家才旦卓玛:花甲之年痛失爱女,她与老伴在悲痛中坚强

更新时间:2024-11-29 15:12  浏览量:10

才旦卓玛这个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字,承载着无数人对藏族音乐的美好记忆。

《唱支山歌给党听》唱了60年,她用歌声温暖了多少人的心。

然而天妒英才——2002年,36岁的爱女尼玛卓玛因脑溢血突然离世。

命运总是如此给予她至高的艺术成就,却又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带走她最珍视的至亲。

这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传奇女性,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考验。

而这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春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没人知道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会成为才旦卓玛人生中永远的伤痛。

电话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那头传来的消息如同一柄重锤,将她狠狠击倒。

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36岁的女儿尼玛卓玛,连一声道别都未留下。

她不相信怎么可能相信?前几天还在电话里说要来看她的女儿,怎么就这样走了?

脑溢血这三个字像一把利刃,生生剜去了她心中最柔软的那块。

悲痛之下连一向坚强的丈夫南加多吉也病倒了,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往日灯光璀璨的舞台,如今成了最让她害怕的地方。

每一首歌都会让她想起女儿,想起那些本该陪伴却错过的时光。

深夜里她常常一个人坐在女儿的房间,轻轻哼唱着那些曾经唱给孩子听的歌谣。

衣柜里还挂着女儿最爱的那条裙子,床头还摆着她用过的小镜子,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再也等不到主人回来。

这个饱经沧桑的母亲,第一次放下了所有的演出安排。

她开始专心照顾同样心碎的丈夫,两个失去至爱的人,相对无言泪水中都是说不尽的思念。

每每回想起来最让她心痛的,不是失去而是亏欠。

她把太多的时光给了舞台,给了观众却给了女儿太少的陪伴。

如果能重来她多希望能多陪女儿说说话,多看看她的笑容。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只剩下漫长岁月里无尽的思念和自责。

人们总说每一个闪耀舞台的女人背后,都站着一个默默支持的男人。

才旦卓玛的故事,让这句话显得格外动人。

1957年的春天20岁的她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南加多吉这个比她大6岁的藏族军官,当时可是藏区女孩心中的"男神"级人物。

谁不想嫁给一位"金珠玛米"(藏语"菩萨兵"的意思)呢?

高大挺拔的身姿,温润如玉的性格,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老天爷给她的礼物。

但真正打动才旦卓玛的,是他那颗包容万物的心。

初识时她还是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单纯姑娘,而他已是文物局的一名优秀翻译。

两人在陕西培训期间,彼此了解越深感情越浓。

婚后仅半年才旦卓玛就收到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

换作别人怕是要掂量掂量,要不要为了艺术梦想放下小家。

但南加多吉二话不说,直接陪她一起去了上海。

1966年他们的生活迎来了第一个小天使,女儿尼玛卓玛的诞生。

可才三个月才旦卓玛就不得不重返舞台。

1971年儿子尼玛次仁出生后的第四个月,她又一次离家远行。

这个在单位当翻译的爸爸,就这样担起了相当于全职奶爸的重任。

没有抱怨没有怨言,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爱的成全"。

女儿生病了他半夜抱着孩子找大夫;儿子上学了,他风雨无阻地接送。

工作、家务、照顾孩子,南加多吉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是属于艺术的,是属于更大舞台的。

而他能做的就是做好她的后盾,让她无后顾之忧地追逐梦想。

多年后才旦卓玛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我的每一个成就,都是丈夫用柔情换来的。"

看似平淡的话语里,道出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情。

从青丝到白发从热恋到相濡以沫,这对夫妻用最美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相守。

有人说命运就是一条看不见的河流,你永远猜不透下一个转弯会遇见什么。

1937年才旦卓玛出生在日喀则一个普通的农奴家庭,家里已经有三个姐姐。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的降生无疑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增添了不小的负担。

童年时光她最爱跟着父亲在草原上放牧,听着他哼唱悠扬的藏戏。

农闲时她又会和母亲一起劳作,听母亲唱那些动人的藏族小调。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14岁那年解放军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从此她不再是那个卑微的农奴家的女儿,而是获得了崭新的身份。

19岁那年她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当地文工团的选拔。

没想到这一唱就唱出了一片天。

命运又一次眷顾了她,上海音乐学院在筹办民族音乐班时,伸出了橄榄枝。

初到上海她连最基本的汉语交流都成问题,"你好"、"再见"就是她的全部词汇。

但这个倔强的藏族姑娘从不轻言放弃,她用惊人的毅力一点点啃下语言关。

恩师王品素的出现,更是让她如获甘霖,不仅教她发声更教会她如何做人。

1964年她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

那时她正患重感冒住院,医生建议做扁桃体手术。

可偏偏此时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毫不犹豫地她选择了带病登台,用歌声点亮了整个舞台。

从此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从偏远的矿山到寂静的草原,处处都有她动人的歌声。

有时候她会和牧民们一起搭建新房,一边干活一边唱歌。

这样接地气的表演方式,让她收获了无数真挚的友情。

1994年她创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希望能为更多藏族艺术工作者提供帮助。

曾经有个基层干部紧握她的手说,是她的歌声让他在最绝望的时候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

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魔力,它能治愈心灵能给人希望。

生命总要向前看

岁月如歌时光飞逝,转眼间才旦卓玛已是耄耋之年。

失去女儿的伤痛,就像高原上最顽固的岩石,永远都不会消散。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泪水终究要擦干。

如今的她虽然不再频繁登台,却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

偶尔应邀献唱她的嗓音里多了几分沧桑,却更显韵味。

儿子尼玛次仁的孝顺,给了她莫大的慰藉。

特别是外孙女的成长,仿佛看到了女儿年轻时的影子,让她找回了一些失去的温暖。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南加多吉对她始终如一的守护。

这个陪她走过大半生的男人,虽然身体不如从前,却依然是她最坚实的依靠。

每天清晨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还会一起散步,享受属于他们的安宁时光。

南加多吉总说:"只要你还想唱,我就永远是你的第一个听众。"

这大概就是最美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而是细水长流的相濡以沫。

回首往事才旦卓玛常常感慨:"生命就像一首歌,有高潮也有低谷。"

"关键是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勇敢地把这首歌唱完。"

正是这样的心态,让她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中,依然能够坚强地活出精彩。

而她的故事也将永远在雪域高原上传颂,激励着更多人勇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