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香港流行音乐的兴衰启示录

更新时间:2024-12-06 03:47  浏览量:10

不得不承认,我们曾经如此挚爱的香港流行音乐衰败了!

而当下一场复兴港乐的运动正以芒果台与TVB联手打造的《声生不息》节目,拉开序幕,虽然我们很难回到那个全民哼唱粤语歌的时代,但研究港乐的兴起与衰落,在如今复兴港乐的运动中极为重要。

笔者借助这篇以前写作的老文章,带大家一探港乐兴衰的究竟。

香港流行音乐的崛起与衰落,其实也是一部经济与资本的历史剧作。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音乐市场盘踞着三股势力。

因为当时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因此英文歌十分流行。

其次是粤语戏剧,当时,收音机在香港很普及,商业电台启播,邵氏兄弟公司带着资本进军香港影视市场,从粤剧戏曲演化出香港电影,慢慢的,香港电台播放的广告曲、影视插曲开始助推粤语歌曲的流行化发展。

第三股力量是国语歌。上海与香港两大东方都市长期彼此呼应,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不过当时一批制定了东方爵士乐的上海音乐人南下移居香港,把这种风格的音乐从东方巴黎上海滩带去了东方之珠香港。

不久后,香港本土音乐渐渐以粤剧为基础,融合西洋流行音乐,交汇出了香港流行乐的雏形,而在这一启蒙期,港乐还搭上了更早流行起来的香港电影的快车。

许冠杰在1974年,全港票房第一的电影《鬼马双星》中,创作了《双星情歌》《铁塔凌云》两首歌曲,火爆一时,拉开了港乐崛起的序章!

随后,林子祥、徐小凤、陈百强等香港本地歌手从英文、国语歌转向粤语流行乐,收获大量粉丝,不久后,中国台湾歌手邓丽君前往香港寻求发展,并推出粤语专辑《势不两立》,销售空前火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世纪60-8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中,人均实力最强的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就是娱乐内容消费的升级,彼时香港娱乐业可以说是撑起了整个亚洲的半边天,电影、电视、流行音乐横扫整个东方市场。

可以说当时的亚洲乃至于世界娱乐产业中,只有香港掀起的港流,压根没有韩流。韩国娱乐产业在中国香港面前就是一个小弟弟。

80年代香港乐坛可谓是英雄辈出、神仙打架。

除了港乐奠基人许冠杰、殿堂级歌手徐小凤、邓丽君等人,还有谭咏麟、张国荣两大天王,以及日后的歌坛大姐大梅艳芳和刚出道的香港四大天王,他们成就了港乐最辉煌的年代。

但此时一些微妙的变化发生了。

02 资本的力量

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的,此时,香港唱片公司宝丽金借机称霸了香港乐坛,成为最强唱片资本势力,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华人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内地改革开放后,香港流行音乐顺势进入内地音乐市场,热度从广东蔓延至全国,此后的香港音乐甚至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80年代末,张国荣发行的粤语专辑多次刷新华语唱片在韩国的销量纪录。张国荣本人也入选了2010年美国CNN评选的“全球五大指标音乐人”,与迈克杰克逊、甲壳虫乐队、猫王、鲍勃马利同榜。

此时危机也一步步到来了。

诚然,若不是资本的助力,香港流行音乐是如何发展到那个横扫亚洲的高度的。

80年代,港乐在资本的助推下步入了工业化发展期,各大电视台开启“造星运动”,举办歌唱比赛、包装歌手,进行商业化运作。

梅艳芳、张国荣、张学友等巨星都是通过参加比赛为人所知。

香港还学习美国Billboard榜推出“十大金曲”、“劲歌金曲”等榜单。

有榜单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争议,那个时代,乐坛最激烈的一场竞争,莫过于“谭张争霸”,并直接刺激了唱片业和演唱会模式的蓬勃生长。

不论是歌曲奖项、专辑销量、演唱会次数,谭咏麟与张国荣的粉丝都要一决雌雄。

竞争是产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收益最大化的体现。

1984年,谭咏麟以6场红馆演唱会创造新的纪录,85年张国荣就连开10场演唱会回应;87年张国荣专辑《Summer Romance》销量破七白金,88年谭咏麟的专辑《迷惑》也同样超七白金。

这场较量不仅是粉丝间的PK,背后更是娱乐媒体、唱片公司主导的资本局,但唯有资本才是这场争霸的最大受益者,两位歌星斗得越凶,资本的利益越丰厚。

虽然这种模式将港乐推向了鼎盛,但也给两位歌坛巨星带来了伤害。

张谭两人疲惫不堪,在1988年,谭咏麟宣布退出竞争性的歌曲奖项,1989年,张国荣也宣布告别歌坛。

而这件事就像香港乐坛的魔咒一样,按下了港乐衰败的倒计时。

90年代,内地消费市场的渐渐崛起,成为港乐的主要消费市场,延缓了香港流行乐的衰败,在那个没有嘻哈、没有韩流的年代,四大天王、四大天后、beyond乐队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偶像。

而此时,唱片资本的竞争与内卷则更加激烈了。

港乐第一厂牌当属宝丽金,掌舵者正是港星郑中基之父郑东汉,90年代初,香港乐坛半壁江山由其掌控,谭咏麟、陈慧娴、黎明、张学友、张国荣、BEYOND、王菲、草蜢都是宝丽金签约歌手。可以说宝丽金就是当时的港乐资本帝国!

甚至旗下附属公司,都能雄霸一方,比如从宝丽金独立出来的正东唱片,90年代签约了陈慧琳、许志安等一众歌手,名震一时。

另外,台湾资本眼见港乐是赚钱的香馍馍,也纷纷入局。最大玩家莫属签下了林子祥、叶倩文、郭富城、刘德华等歌手的飞碟。

同时,滚石唱片手握哥哥张国荣这张王牌,台湾资本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帮助香港歌手出征台湾消费市场。

当然,宝丽金独领风骚,它与台湾资本、香港本土的正东、华星等后起之秀,以及英国百代、德国BMG等欧美资本,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而这种格局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90年代开始,美国资本华纳唱片眼见港乐的机会,开始收购兼并,不断买入飞碟唱片股份,最后完全吞噬了这家台湾唱片公司。但飞碟业绩却持续低迷,歌手最终纷纷离开,最后,仅剩郑秀文、郭富城2位歌手苦苦支撑。

而此时,一场意外发生了。

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第一个破灭,陷入失去的十年,随后1997年,亚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泡沫陆续被戳破,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四小龙的经济被按在地板上摩擦,而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这四小虎就完全被打趴下了,直到今天都还没站起来。

这也导致当年台湾飞碟唱片的寿终正寝。

著名词曲家黄霑曾在他的论文中写到:香港流行音乐能在海峡两岸畅销,最大原因拜香港的自由所赐。

彼时的内地看待香港的一切都带着仰视与幻想。但在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也因为金融的自由化,导致经济陷入泥潭之中,直接将娱乐产业也拉入了泥潭,甚至引发了全球唱片业的大衰退。

香港娱乐业龙头宝丽金,也难逃此劫。

03 港乐的败局

正如香港导演王晶评论香港电影谁退时所言:香港电影的没落,并非质量问题,而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台湾作为港片的消费市场崩溃了,美国大片之后就把港片冲崩了。

和港片类似,香乐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其中,香港音乐资本宝丽金的卖身就是转折点。

当时,其控股股东飞利浦集团认为数字音乐时代将取代传统唱片,所以果断卖掉了自己的股份,而接盘的是加拿大酿酒公司西格拉姆,花了106亿美金。

从资本博弈的角度看,宝丽金的卖身可能是当时最正确的做法,要知道6年后,收购了飞碟的华纳,无奈地以超低价贱卖给了美国布隆夫曼投资集团,可见,衰落的大周期下,卖得越早越好。

接盘了宝丽金的加拿大西格拉姆公司曾在日本经济泡沫中买下了松下持有的美国音乐与电影集团MCA 环球,后来它将MCA环球与宝丽金整合,成为了如今的环球唱片。

正是这笔交易,标志着港乐走向大败局。

之后,越来越多的唱片公司倒闭,比如,2001年,曾签约过张国荣、梅艳芳、黎明等巨星的华星唱片停止运作,并在2008年被丰德丽收购。

但时代不是只有失败者。1999年,香港钟表大王杨受成收购了香港飞图唱片,成立了英皇娱乐,一年后在港交所上市,并在之后孵化了陈奕迅、郑希怡、谢霆锋、容祖儿、Twins等新星,旗下红娱乐唱片更是收编了叶倩文、林子祥。

英皇娱乐成为衰落中香港乐坛少有的亮点。

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陈百强、Beyond黄家驹、张国荣、梅艳芳,巨星陨落,四大天王相继老去,王菲为首的天后们,要么退出娱乐圈,要么再无惊艳作品。

当老牌巨星一个个地离去,香港乐坛才惊讶地发现,已后继无人了。

而最后的希望英皇公司呢?

旗下歌手陈奕迅、容祖儿、古巨基等虽红到了今天,但显然难以撑起整个香港乐坛,这就导致以粤语音乐为核心的港乐越来越多地被贴上了“小众、冷门”的标签。

作为歌迷的我们也只能在KTV、怀旧电影里,寻找着港乐的情怀了。

那么除了1997亚洲金融风暴,港乐衰落还有哪些原因呢?

90年代,唱片公司靠专辑销售赚钱,而当时盗版猖獗,一张新专辑发售不到半天,盗版光碟就已流入市场。为此, 94年香港发动了反盗版唱片行动,梅艳芳、谭咏麟等香港歌手参与其中。

盗版问题还没彻底清除,网络盗版又开始兴起。

2000年后互联网普及开来,当时因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导致华语盗版音乐的猖獗,最终重创唱片发行产业。

而如今唱片出版模式又发生了数字化变革,我们可以在音乐平台付费购买单曲,华纳、环球等唱片巨头也参与其中,但很可惜不少公司没能熬到现在,都已破产,或被资本兼并。

当然不可否认,外放、性感、个性张扬的韩国流行音乐带来的冲击更让天性内敛的港乐黯然失色!

而如今我们谈港乐复兴,其本质还是中国流行文化的复兴,我们必须唤醒沉睡的那一代人的记忆,让年轻一代认知到港乐与中华文化之美,与欧美日韩主导的嘻哈、摇滚、韩流相比,有着更加悠扬、唯美的一面。

而文化自信更是需要经济基础,唯有走出当下的经济阴霾,利用好资本的力量,无论是港乐还是我们大中国的音乐,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望港乐能真正地实现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