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用创新传达民族音乐魅力
更新时间:2024-12-06 11:08 浏览量:9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6日电 (袁牟知博)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冬季的宁静与沉思……在作曲人丁一创作的《嘉绒四季》中,四时美景和民族音乐的美学意蕴让人沉醉不已。在丁一看来,深厚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都是给他无尽灵感的“富矿”,他希望所创作的民族音乐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民族音乐文化。
丁一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在歌曲、合唱创作、音乐剧创作、大型晚会音乐创作等领域均有丰富实践经验,创作的作品曾入选多个奖项,为李玉刚等歌手创作的歌曲也在多家音乐平台展播。丁一的理论研究则主要涉足音乐创作理论和民族音乐学的交叉学科视野,他撰写的论文、曲谱常见于《人民音乐》《四川戏剧》《民族音乐》《黄河之声》等多种核心刊物。
父母是最先发现丁一音乐天赋的人,从孩童时反复聆听收音机里的音乐,再到青春期学习吉他、钢琴,尝试写旋律片段,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总伴随在丁一左右。2004年,丁一如愿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度过自己本科、硕士的学习生涯。
丁一接受采访。 高嘉琪 摄
在四川音乐学院学习时,施子伟教授通过长期训练与启发为丁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最让丁一难忘的,是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黄虎威教授曾鼓励他超越传统的音乐表达方式,去挖掘和利用本土音乐资源的独特魅力。在丁一看来,这是他后来音乐理念形成的关键节点。但起初,这一教诲只是始终萦绕在他脑海中,无法落地。直至他去到四川省雅安市工作,这颗种子才冲破土壤,冒出嫩芽。
2016年,丁一通过人才引进进入雅安市文化馆工作,从事民歌、戏剧、非遗等方面的保护与创作工作。工作期间,丁一时常去雅安市石棉县、宝兴县等地采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让他感受到好似回到故乡一般的安定感。丁一的学生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西方音乐、流行音乐打交道,但在一次次采风中,他感觉“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民族音乐(基因)”被唤醒了。藏族同胞的古民歌、开阔的景致、自由生长的牛羊……这些日夜所看、所听、所思渐渐化作旋律,于丁一笔下缓缓流淌。
《嘉绒四季》便是丁一创作的民族音乐作品之一,他在多次深入当地采风、广泛收集资料、深入了解嘉绒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核后,根据硗碛嘉绒藏族多声部民歌风格和演唱技巧,创作了这部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套曲。《嘉绒四季》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丁一希望每一部分都能够反映出对应季节的特点、氛围,同时也能够展现出嘉绒地区的文化元素。2019年,《嘉绒四季》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丁一。 受访者供图
谈及《嘉绒四季》的灵感来源,丁一说,采风期间他时常看到藏族同胞在地上、石上放置一些米粒,一问才知,这是他们留给小鸟等动物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当地悠扬的古民歌点燃了他的创作欲望,“写作的时候我其实没有考虑太多技术方面的因素,完全是内心发出来的一种声音,我的心很静,音乐它很自然地就流淌了。”丁一如是说。
对于丁一而言,创作《嘉绒四季》的过程充满挑战,但作品的完成是一次宝贵的艺术实践,“是在音乐创作上新的突破和成长”。这只是他民族音乐创作生涯的开始,当下,沉醉于民族音乐魅力的丁一正筹备多写一些民族类合唱和交响曲。他说:“民族音乐有很大、很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去深挖、去创作。”
与此同时,丁一也在寻求以音乐思维、舞台呈现、音乐语言等方面为切入点,对传统音乐、民族音乐进行新的诠释。“当代人在写民族音乐(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还是要有创新的思维,把传统、现代和民族结合好。”他表示,未来自己将不断探索创新方式,创作出更多能够触动人心、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