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AI时代,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吗?

更新时间:2024-12-10 09:49  浏览量:7

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人工智能越来越渗透到艺术创作领域。从音乐、绘画到电影,不同门类的艺术家纷纷开始学习和利用AI进行艺术探索。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零基础”创作者开始利用AI作诗、写歌、画画、制作一部电影短片。

AI时代,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吗?艺术创作有什么新的可能性?

在AI这个赛道,大家都是门外汉

今年年初,OpenAI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不少人担心该技术可能颠覆影视行业。时隔近一年,由国产视频AI“可灵”联合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等9位导演共同创作的9部AIGC电影短片已于12月6日上线,并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放映展示,“AI电影”好似已经照进现实。

这些短片中,有的让观众眼前一亮,“好的故事无论用任何方式来表现都依然可以让人感动”;有的引起观众感叹,“AI让导演的水平无限接近普通人”。

李少红用AI创作的《花满渚》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试验了可灵AI在真人、动物、动画等不同素材,以及科幻、古装、奇幻、现实等不同类型上的表现。比如贾樟柯的《麦收》用公路片的叙事讲了一个另类的山西故事,6分钟里一个机器主角贯穿始终,他表示,自己打算探索AI的可能性,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前后不一致、表情呆滞等问题似乎是他有意给大众留下的“错题集”。导演俞白眉则坦言,“我们在传统电影里积攒了一些技巧,但是到AI这个赛道,其实大家都是门外汉,都是初学者。”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认为,今年初大家就开始讨论AI对行业的冲击威胁,知名导演提前介入、探索可能性是明智之举。“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也赞同部分观众的看法,AI把大导演降低到了普通人的水平。由于把影像生成中最重要的、体现导演艺术的环节和过程扔给AI来完成,导演的专业优势体现不出。”

“我相信未来AI可以做真正的电影”,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3D动画系主任徐一然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和年初时相比,这些短片在写实的表现能力上已经有着长足进步,只是目前AI在控制准确度上还有问题。从这些导演的尝试中,可以看出当下视频AI有待改善的问题:它在生成现实世界中的人物、角色表演时还不够细腻。改善这些,需要算力提升和进一步的模型训练。

俞白眉用AI创作的《百鬼勿扰》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电影《传说》《异人之下》中都有AI参与的部分搬上大银幕,年末,上影又拍摄了首部把AI技术应用于摄制的戏曲电影《大唐贵妃》。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对于电影拍摄来说,AI在前期概念建构、后期特效等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现在是人人都能用AI拍烂电影的年代,要拍好电影,保守预测可能在两年内。”徐一然认为,尽管“人人都能拍电影”有点理想主义,但AI毕竟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性,天才电影艺术家因为没有经济支持而被埋没的现象将会减少,有些超前的实验性视觉传达创意,也会因为实验成本更低而被开发出来。不过,艺术家与AI平台之间的收益如何平衡、如何保护版权等新问题正不断冒出来,AI给行业带来的震动和思考远未停止。

“一键写歌”容易,但好作品很难

如果说Sora给影视行业带来震动,Suno的出现,也让许多人惊呼音乐行业“一夜变天”。前不久,Suno发布了V4版本,用户可以一键生成音质更高、时长更长的音乐,再度引发关注与讨论。

“00后”音乐爱好者小粒最近用AI工具写了二三十首歌。使用Suno时,把表情包、自拍、现场Live图,甚至聊天记录丢过去,就可以生成一段音乐,而海绵音乐、天工SkyMusic、天谱乐等国产AI应用也各有优点。“我给我的猫创作了一首歌叫《Meow》,这与其说是艺术创作,不如说是游戏,很好玩。”

Suno V4页面

据《202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基于AIGC的音乐生成工具为数字音乐市场贡献了超过150亿元的新增产值。众多音乐行业从业者也开始将AIGC视作辅助创作的工具,提升音乐创作和制作的效率。通过AIGC技术自动生成的音乐作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广告等领域。

然而,试过不少AI音乐生成软件之后,音乐从业者周野认为,目前AI可以快速创作出乍听起来还不错的音乐,但仅此而已。“我觉得大部分AICG的内容还不能被称作艺术作品,而是粗糙的、一次性的内容。许多内容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和算法进行创作,缺乏原创性;其次,艺术作品最打动我们的是情感,但AICG的音乐很少能带给我们独特的情感体验。”

虽然“一键写歌”容易,但写出好作品并不容易。今年4月,全国首台AI与国乐音乐会《零 · 壹|中国色》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首演,随即登上热搜,话题阅读量突破4300万。“太美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触动,谁能想到这是AI作曲的呢?”一位观众留言。12月27日,这部作品将在上海音乐厅再度上演。

上海民族乐团AI与国乐音乐会《零 · 壹|中国色》现场

《零· 壹|中国色》并非完全由AI创作,而是在AI创作的基础上,加入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的二度创作,赋予音乐以丰富的情感表达。在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看来,AI短时间内还不能替代作曲家的工作,然而,AI就像是一个热切勤奋的音乐系学生,总在练习,一天比一天进步。“从长远来看,AI会在未来替代大量平庸、不走心的作曲者。”

在钢琴家、作曲家周善祥看来,问题不是该不该借助AI进行艺术创作,而是如何与AI合作,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他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机器学习的研究,教AI如何欣赏和诠释音乐。“我相信,给AI更多时间,更具创造性地使用AI,它一定可以推动艺术向前发展。”

AI的不可预测性令人着迷

不久前,以绚烂烟花出名的艺术家蔡国强现身澳门举办了一场展览,但“创作者”并不是蔡国强本人,而是他和团队量身开发的AI模型cAI™——这也是cAI™首次个展,被命名为《cAI™:灵魂扫描》。

今年以来,cAI™频繁开展艺术与创意工作。8月,cAI™生成数字动画,展现蔡国强为巴黎奥运开幕所作的白天烟花,作为数字艺术发表。11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展,由cAI™出任视觉总监。

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展现场

“cAI™既是我的作品,也是我对话合作的伙伴。”蔡国强介绍,他从2017年就开始研究AI,为了让这次展览传递“当代感、浪漫与自由的风貌”,他和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引领cAI™,“和火药一样,我对AI的不可预测性很着迷。”

上海外滩美术馆,美国艺术家林顿·约翰逊的个展“最佳合成答案”现场

上博东馆里的古代文明探索宫,孩子们可以尝试“策展人”的角色。当AI已介入策展设计甚至举办个“人”展览时,人人成为艺术家还有多远?

一批具有美术基础、从事相关行业的年轻人尽管曾有犹豫,如今已纷纷开始使用AI。从事设计工作多年的林敏用自己过去的作品让AI学习,再引导其生成新的作品。“AI生成的作品未必能直接用,但会提供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林敏一样,不少从业者也认为改变势在必行。“以前拿笔画,后来变成电子画板,但核心还是人的创造力。”

如今在各类AI平台和软件上,普通人一键就能将照片变成各种风格的绘画,毫无绘画功底的人也能凭文字生成图片,AI创作潮流不断变换。但在林敏眼中,“人人当艺术家”“人人办展览”为时尚早。“就像许多抽象派画家,观众看到的是一根线、一块颜色,其实都有扎实的艺术教育基础。AI能为普通人带来新体验,但专业创作仍需学习积累,只是学习的内容会变化。”

在AI的助力下,艺术是否仍保有人类的自由创造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坚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AI无法取代人类,而是在人类合理合规的使用下,协助我们共同维护、管理世界,并塑造新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