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与五线谱的平行教育仍有必要
更新时间:2024-12-11 23:03 浏览量:6
学校音乐教育应该用五线谱还是简谱?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简谱和五线谱作一个简单分析。简谱以首调唱名法为基础,而五线谱以固定调唱名法为基础。简谱的唱法是音名游移,唱名可以不变;而五线谱则是唱名与音名必须统一。
从目前情况看,简谱在中国比较普及。我们知道,中国传统音乐喜用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因为五声音阶内没有半音关系。后来,七声音阶(“1、2、3、4、5、6、7”即“do、re、mi、fa、sol、la、xi”)传入我国后,也仅仅存在两个半音关系(3与4、7与1),此时国人尚能接受。而使用五线谱,必须接受十二个半音排列调性关系,这显得难度更大。如果没有钢琴等键盘乐器的辅助,五线谱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
此外,在声乐音乐中,比如民歌、戏曲,没有确定的调性概念,基本是根据个人的条件,怎么舒服怎么演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确定的音高与调性,也就没办法使用绝对音高的五线谱。而在器乐演奏中,虽然有了律的限制,但是在实际的演奏中几乎所有中国乐器都采用首调记谱法,用简谱最方便。
五线谱是标记音高和位置的一种记谱法,要求其音高和唱名必须统一。这就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五线谱的使用者必须具有固定音高的辨别能力。而固定音高辨别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一定的基础,比如长期演奏钢琴、和声乐器,或者学习视唱练耳等。大多数孩子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另外,中国音乐的表达形式与西方音乐也有很大差别。西方音乐强调确定性,中国音乐突出非确定性。比如西方的小提琴有指板,按弦以后把弦固定在手指与指板之间以保证音的确定性。而中国的二胡,弦有一个很大的移动空间,这就增加了乐器演奏的非确定性。再如中国的古筝,在右手弹奏后,左手可以按出小三度的音程幅度。而西方的竖琴弹了一个音以后,碰到就会戛然而止。还有我们的竹笛可以抹、滑、打,西方的长笛因为有键子,在灵活性和非确定性方面就比较弱。我们的唢呐可以吹《百鸟朝凤》,西方的小号就完全吹不了。这些或许也是绝大多数中国民族音乐表演者对简谱情有独钟的原因。
其实,让孩子们学习五线谱、看懂五线谱,并不是很难的事。笔者长期在大中小学校担任学生乐团的指导老师,也曾在小学教孩子们学习五线谱,他们一般两三个月就能学会。但是在演奏过程中,孩子们使用的仍然是首调的概念,而非固定音高的概念。即使在职业民族音乐演奏团体,他们能够熟练使用五线谱,但是在实际听觉上仍然是首调唱名法,能够真正产生固定音高的,少之又少。所以,现实中很多人即便学会了五线谱,在对应的处理上也是两张皮,不能有效地统一在五线谱的固定音高和固定唱法上。
究其原因,许多音乐家忽略了一个问题,世界音乐其实是存在不同体系的。中国传统音乐使用的音乐体系,其表达方式是以非确定性为主的,而西方音乐体系,主要是多声部音乐,以确定性为音乐表达的主要模式。不同音乐体系选择简谱还是五线谱都有其内在原因。我们学习任何外来文化,都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改造和提升本土文化,均应以符合国情为首要条件。
比方说,在西方调性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民歌以及戏曲唱腔并没有特别确切的调性。演员只是根据嗓子去设定唱腔的高低,称为调门。可以设想,如果让他们用五线谱去唱《走西口》《苏三起解》,无疑是用最复杂的工具做最简单的事情,会出现很滑稽的现象。
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奏分两个层面,一是职业音乐院校、音乐演奏团体、音乐表演团体;二是非职业音乐演奏团体、音乐表演团体。从目前情况看,职业乐团通常使用五线谱演奏,绝大多数非职业民族乐团仍然使用的是简谱。甚至还有很多人连简谱也不认识。
总之,推广五线谱是一个美好愿望。但是,美好愿望必须建立在中国文化、中国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之上。我们要对整个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高中国音乐教育水平的办法。目前来说,简谱和五线谱的平行教育在中国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