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非虚构音乐”创作|歌曲《红米稻田的夏天》背后的创作故事
更新时间:2024-12-30 10:34 浏览量:6
纪录片《早晨的星空有黑色有白色》是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社会价值单元扶持作品之一,纪录片聚焦科技助力乡村教育主题,用影像记录云南省红河州乡村学校孩子们的逐梦故事。影片于12月24日正式在腾讯视频上线,主题曲《红米稻田的夏天》同时发布。
△音乐MV《红米稻田的夏天》
主题曲《红米稻田的夏天》由词曲作者、真途乐队创始人孙保罗演唱,解读中国工作室采访歌曲主创孙保罗分享该歌曲的创作历程。
问:创作歌曲的机缘是什么?歌曲的名字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孙保罗: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以“非虚构音乐”作为创作原则的原创音乐人。所谓“非虚构音乐”是我摸索出来的一个音乐种类。来自非虚构文学的推演,非虚构可以简单理解为,创作的元素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我曾为英国导演柯文思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创作了主题曲《这一路》,导演柯文思选择将镜头对准平凡人物,忠实记录一个个追寻美好生活的普通中国人的故事。那时起,我就希望能用音乐的方式把这样真实动人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我得知英国导演罗飞在云南山区小学拍摄,就萌生了想为罗飞纪录片制作主题曲的想法,因为我们也多次去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进行音乐课的活动。
《红米稻田的夏天》中的红米稻田是孩子和老师一起抓鱼的地方,所有快乐的呼喊声在山间回响。
△音乐MV《红米稻田的夏天》剧照
我只需要用音律和歌词,把这个场景展现出来,就是一幅美景。非虚构音乐描述下的山村学校,在听众的心里重新构筑成动人的画面,充满了镜头感:他们似乎就生活在诗歌之中,生活可能遭遇苦难,但是师生的友谊的温暖使得这一切成为童话。
问:作为这首歌的主创,您觉得歌曲最动人的部分是什么?
孙保罗:纪录片里,我们看到老师们与孩子打成一片,一起抓鱼,一起折纸飞机,一起做游戏。这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李老师要离开去另外的学校,孩子们挥泪送别的镜头既伤感又动人,既无奈又深沉。
数字支教将老师们、志愿者和孩子们连接在了一起,为孩子们提供信心和情感的支撑,希望孩子们能够志在四方,追求梦想。创作需要定义老师与孩子的关系——老师就是孩子们梦想的保卫者。
所以副歌部分出现了“孩子回头看看老师都有,正在保卫着你的身后。要你勇敢地往前走,把未来攥在你的手。”这是老师和志愿者最真实和最直接的表达。
我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把支教行动的意义和价值艺术化地表现出来。
△音乐MV《红米稻田的夏天》剧照
问:刚才您提到您带着乐队多次去一些贫困山区的学校进行音乐课活动,能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吗?
孙保罗:2021年冬天,我带着乐队去了山西临县克虎学校,这里有85个学生和40位老师,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普遍是困难的,因为但凡条件好一些的家庭,会把孩子带走去城市定居上学。这所学校从800多孩子,减少到80多个,都是因为家庭原因无法离开的。
△真途乐队《长大去找你》活动现场
这个学校没有音乐老师,在这次活动的最后,孩子们舍不得乐队离开。一个孩子问,你们能不能留下。我说,我们不能留下,但是你可以找我。
孩子想了半天,“我长大去找你吧。”
为此我们发起“真途乡村音乐行”,创作了主题歌《长大去找你》,希望联合一些公益力量,能给孩子们带去快乐,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人生。
我们希望让音乐成为一种解决方案,给社会的某些角落带来温暖的方案。希望孩子们能与音乐和关爱同时相遇。
几年来,“《长大去找你》乡村音乐志愿者”行动坚持进行,乐队已经去过山西、贵州、云南、河南、安徽等省数十所留守儿童学校。
这个行动还会继续。
△“《长大去找你》乡村音乐志愿者 ”活动现场
问:为什么会坚持“非虚构”的创作方向?
孙保罗:藏在我血液中的两种东西被“非虚构音乐”激发了:一个是曾经调查记者的“本能”,告诉我哪一个是好故事;一个是歌手的本能,我产生了为这个人写一首歌的强烈冲动。
我的每一首作品,背后都代表着一个人或者一群人。
《星光》代表着冲向赈救生命的前线的白衣天使。
《这个人叫胡雷》代表着身残心不残的公益志愿者胡雷。
《这一路》代表离家大打工为改变命运奋斗的群体。
这些作品都富有强有力的感染力,超出了旋律和演绎方式本身,更重要的是音乐背后那些真实的人的故事。
正是人的故事中体现的精神,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同理心,而音乐成了情感的催化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我给自己的这种创作方式,起了一个名称“非虚构音乐”,其实就是用音乐来记录和表述社会现实中的感人故事。
“非虚构音乐”,从沧桑世事,人间悲欢的真实故事中发掘感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