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感染科医生坦言:流感真的可能“要命”

更新时间:2025-02-04 08:17  浏览量:4

2月3日,据台媒报道,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了大S病逝前的时间线:

1月29日,大S与家人到日本家族旅行,在出发前已身体不适,但还是强撑病体出发,一行人先到箱根,大S身体状况并未转好。

1月31日晚大S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被救护车送往急诊。

2月1日转往东京,但病情并未好转。

2月2日凌晨再度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就医,然而治疗无效过世。

噩耗传来,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痛惜和哀悼之余,也引发大众对「流感」的讨论:流感为何如此凶险?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在哪?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解读流感的感染特征,教你科学预防、治疗流感。

流感,不只是普通感冒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病毒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平均每年约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

在很多人心中,流感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它的严重性被很多人大大低估了;这次事件再一次印证了流感有重症、危重症、死亡风险。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普通感冒主要有鼻塞、喷嚏、流涕、中低度发热等症状,但很少出现明显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

流感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多有明显发热(部分人体温可达39~40°C),伴咽痛、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也可有呕吐、腹泻。

流感并发症有多危险?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流感会自行好转,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大S流感后就出现了肺炎,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

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心内科教授乔尔·卡恩表示,流感病毒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持续的病毒感染会导致心肌细胞代谢和功能丧失,最终造成心肌细胞溶解和坏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感染流感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无冠心病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当人感染流感病毒后,机体会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继而代谢需求增加,导致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率。

8大因素加重流感

据媒体报道,过去,大S多次因癫痫复发紧急送医,其母亲也透露她还患有心脏二尖瓣脱垂。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其病情加重。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详细分析了2010~2023年因流感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总结8个可加重流感的风险因素。

年龄

婴幼儿和老年人抵御感染的能力较弱,住院的比例最高。

未接种流感疫苗

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更有可能因感染流感住院。

神经系统疾病

患脑瘫、癫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可能不会自主咳嗽或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内液体,进而加剧流感或引发肺炎。

肺部疾病

患哮喘、呼吸道慢性炎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可能会因流感出现呼吸困难。

怀孕

怀孕期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更难抵抗感染。因流感住院的育龄女性中,有近30%是孕妇。

肥胖

肥胖会影响深呼吸,而这正是清除肺部感染所必需的。肥胖通常还与其他代谢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而流感会使血糖水平更难控制。

心脏病

因流感住院的成年人中,约一半患有心脏病。研究表明,流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的风险。

高血压

在美国近两个流感季65岁以上的住院患者中,约75%患高血压,流感也会给他们的心脏带来更大压力。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逸群认为:

对多数健康人来说,流感多呈自限性,3~5天后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可能会发展为严重后果。

调查显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情更重,死亡风险是健康同龄人的11.3倍。

确诊流感后如何科学应对?

据各指南意见,建议早期(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尤其是高危人群。

抓住黄金治疗期

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治疗黄金期,此时病毒复制活跃,及早用上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能尽早改善症状,降低传染给身边高危人群的风险。

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就医时间线”,大S从出现症状到就医,很可能已经错过了这个时间。

除了抗病毒药物,还可对症用一些药,如高烧时用退烧药、咳嗽剧烈时用镇咳药、流鼻涕时用普通感冒药。

处方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自行用药可能造成肝肾损害。

好好休息是关键

除了及时治疗,患流感后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息、避免劳累,补充营养的同时,注意多喝水。

一旦得了流感,健康人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先居家观察3天,若没有好转再就医;高风险人群则需及时就医。

在发热、头痛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胸痛、胸闷、气促、心跳加速等心脏不适症状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应立即就医。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

春运返程叠加呼吸道疾病高发,建议做到5件事预防感染。

及时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一般建议每年9~11月去社区医院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可能发展成重症的流感高危人群,可在任何时期接种流感疫苗。

科学佩戴口罩

在就医过程中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等遮住口鼻。

回避人员密集场所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和幼童应尽量避免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确需前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

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