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大S悲剧的一生,和她把银楼干倒闭的父亲脱不开关系!

更新时间:2025-02-06 13:04  浏览量:2

大S短短48年的人生,似乎一直都太匆匆。读了几年艺校,17岁匆匆出道,姐妹俩出过8张专辑,一共90多首歌,却没有一首流传太广。从歌手匆匆转行当主持,后来又演戏、出书,匆匆结婚生子,离婚又匆匆和初恋闪婚,就连去世都让人措手不及。

短短一行字概括她的一生似乎也太仓促,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她的悲剧根源。

大S很少提到她的本名徐熙媛,或许“徐”这个姓让她没有归属感,她自己也没有对父辈家族的认同感。

大S的父亲徐坚出身于重男轻女的传统家庭,他上面有7个姐姐,只有他一个儿子。徐坚的父亲也就是大S的爷爷是个能人,他从小吃苦耐劳头脑精明,白手起家在台北市的博爱路上开了一家正泰银楼。

徐坚作为家中独子备受溺爱,但对女性家庭成员(尤其是妻子和女儿)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和暴力倾向,接手银楼后不好好经营,反而沉迷赌博、酗酒,还因为妻子黄春梅未能生下儿子整天打人。

大S曾回忆7岁时目睹父亲在除夕夜掀翻餐桌,热汤泼向母亲的场景,这种暴力环境迫使她从小成为家庭的“保护者”,多次挡在母亲身前对抗父亲。

这种经历一方面塑造了她外显的强势性格,如“女侠”人设,她甚至曾经因为在路上听到有人打孩子,就去敲人家的门去阻止。另一方面也埋下了她对婚姻的恐惧和不信任,导致她在成年后既渴望被保护被关爱,又对亲密关系中的相似特质(如酗酒、情绪不稳定)极度敏感。

徐坚因赌博欠债后离家出走,大S在14岁时就被迫承担家庭债务和生计责任。她在日记中写道“从今天起,我要做这个家的男人了”,这种被迫的早熟强化了她的控制欲和责任感,但也压抑了她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只能武装自己避免被欺负被看轻。

这种经历直接影响了她的事业选择:她与小S进入娱乐圈后,大S主动承担经纪人角色,严格管理形象(如极端减肥、出版《美容大王》),试图通过外在完美掩盖内在脆弱。

大S的婚姻选择深受原生家庭影响。她最初被汪小菲吸引,因其看似符合“保护者”形象(留学背景、豪门出身),但婚后汪小菲的酗酒和情绪波动触发她对父亲的负面记忆,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随后与具俊晔的结合则被解读为对父亲特质的刻意回避——选择性格温和但缺乏主见的伴侣,试图摆脱暴力阴影。

但具俊晔并不具备能让大S依赖的能力,可要强的大S一生都在追求体面,最怕被瞧不起,有苦也只能往肚里咽。

这种矛盾反映出她表面坚强清醒,但内心传统保守,既渴望安全感,又对传统男性角色充满警惕的心理冲突。

母亲黄春梅在家庭暴力中的隐忍与表面“体面”的表现,潜移默化影响了大S的婚姻观。黄春梅虽被塑造为受害者,但也不够强大,没能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撑起保护伞给予女儿情感支持。

大S在婚姻中延续了母亲的“救赎者”角色,比如为父还债、包容伴侣缺陷,但同时也继承了情感压抑的模式,比如通过极端方式(如对身材的管理),和语言打击来维持表面稳定。

大S在子女教育中可能无意识重复原生家庭模式。她曾为子女创造“完美”生活,但过度保护与控制欲可能影响下一代的心理健康。

和汪小菲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争议,也折射出她在家庭角色中的矛盾——希望孩子们摆脱父亲的影响,自己又没能完全和孩子们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尤其二婚之后,大S很少露面,孩子对外的事宜的都是保姆杨阿姨在处理,也或许是大S那时候身体已经很难支撑她长时间外出了。

徐坚的暴力、缺席以及重男轻女思想,加之母亲的情感疏离,共同将大S推向“保护者”与“完美主义者”的双重枷锁中。她的强势外表和内心脆弱形成鲜明对比,婚姻选择则成为对原生家庭创伤的反复试探与逃离。

这种影响让大S永远不愿意低头,体面和外人眼中的“幸福”被她尤为看重,就好像穷怕了的要强者,最怕别人的同情和可怜。但现在她匆匆结束一生,家人却连葬礼都不给办,骨灰永远放在家里,这真是她想要的吗?

标签: 大s 黄春梅 徐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