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足音中构建红色音乐文化当代话语新体系
更新时间:2025-02-07 04:04 浏览量:2
徐玉兰
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从激昂的革命战歌到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赞歌,每一段旋律都镌刻着时代印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生动写照,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命力。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革命情怀、奋斗历程。
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
红色音乐文化起源于革命烽火之中,成长于奔涌向前的时代浪潮,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群众性。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步伐而发展。从中央苏区时期的《十送红军》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东方红》,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歌唱祖国》等,每一首红色歌曲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其内涵丰富而深刻,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压迫的反抗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红色音乐以质朴而真挚的情感,抒发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不畏牺牲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精神风貌。这些音乐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历史的见证和精神的传承,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彰显着不朽的价值。
红色音乐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在当代,红色音乐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事业,领悟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红色音乐,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根脉,使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基因得以延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后人知晓先辈走过的艰辛道路,珍视当下的和平与繁荣。
在社会发展方面,红色音乐文化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其激昂奋进的旋律和充满正能量的歌词,鼓舞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坚定的态度,激发全社会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在当代社会持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绽放出夺目的时代光彩。
红色音乐文化在当代话语体系中的构建
构建红色音乐文化的当代话语新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在传承方面,要加大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力度。政府和文化机构应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对散落在各地的红色音乐作品、文献资料、口述历史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权威、完善的红色音乐文化数据库,为传承和发展红色音乐文化提供翔实的资料。同时,加强学校教育中的红色音乐文化教育,编写专门的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和认知,让红色音乐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在创新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平台拓展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矩阵,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互动式音乐体验等形式,增强红色音乐文化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吸引力,使更多的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和了解红色音乐文化。鼓励音乐创作者、艺术家深入挖掘红色音乐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和文化潮流,进行创新性的音乐创作和艺术表达,推出更多具有时代感、感染力的红色音乐作品和文化产品,让红色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在历史足音的回响中构建起当代话语新体系,持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徐玉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课题项目:本文为2025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研究项目“湖湘红色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与话语体系构建”(课题编号:XSP25YBZ170)的阶段性成果〕
《青海日报》(2025年02月07日 第7版:理论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