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学生扎堆“抢”社会实践 社区“盖章忙”老师:合理安排时间,真正融入实践
更新时间:2025-02-07 16:50 浏览量:2
海峡导报·2月7日讯(记者 昌利君)寒假“余额不足”,春节假期后刚开工两天,社区里就掀起了社会实践“盖章潮”。家长们忙着给孩子找实践机会,而社区实践活动名额紧俏,“秒光”速度堪比热门演唱会抢票。
社区“盖章忙”
社会实践咋就扎堆了?
“听说下午4点开始接龙报名,我提前守着手机,结果还是没报上。”昨日下午,家长陈女士无奈地对导报记者说,当时,社区实践群发布一则“爱国主义讲座”活动消息,40个名额瞬间被一抢而空。群里家长纷纷留言:“这比演唱会门票还难抢啊”“还有其他活动吗”“手速根本跟不上”“要是有人退出,麻烦给我家孩子补上”……
为何社区社会实践如此火爆?家长李女士表示:“孩子放假没人照料,参加社区实践能有事做、锻炼能力,听说对升学、评优还有帮助,所以一定要拿到盖章证明。”在家长们看来,社区实践是孩子成长的宝贵历练,能提升社交能力、开阔视野。
据了解,为丰富孩子假期生活,每到假期,不少社区都会精心策划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金融知识学习、环保清洁家园、急救知识学习等。但面对这波“盖章潮”,社区工作人员却力不从心。官任社区工作人员称:“这两天参加实践的孩子太多了,都集中在最后十几天。我们既要安排活动,又要保障安全,实在忙不过来。”他指出,社会实践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可是扎堆参与,容易让活动流于形式。
不应只追求“盖章”
应发挥社会实践真正价值
对此,厦门市滨北小学黄老师表示,中小学生寒暑假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是为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平时学校也组织实践活动,能让孩子走出书本局限,提升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寒暑假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不局限于社区活动。今年寒假实践活动要求孩子参加“蛇行健步”“灵蛇出动”等手工制作、健康运动,拍照记录或视频上传即可。
厦门市湖里中学教初二年级的陈老师介绍,近些年假期实践作业有寒假人物访谈,采访身边职场人士;还有寒假职业体验,去社区工厂、商店等地体验至少一天。她希望家长转变观念,根据孩子兴趣帮其合理规划时间、主动找实践机会,学生自身也要积极主动,利用周末、小长假参与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如当图书馆志愿者、博物馆讲解员等。社会实践不应只追求“盖章”,各方需共同努力,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真正融入实践,收获成长,度过充实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