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西游记》背后的音乐传奇:许镜清的半世寂寥与一朝封神

更新时间:2024-09-12 19:00  浏览量:7

这段时间,一款名为《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犹如一股旋风,迅速火遍全球。这款游戏不仅让国内民众沉浸在对《西游记》的美好回忆中,也让那些对这部经典作品相对陌生的外国游戏发烧友,纷纷开启了对 86 版《西游记》的狂热补习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巧妙地引用了 86 版《西游记》那首极具辨识度的片头曲《云宫迅音》的音乐。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回荡在人们的耳边时,一个已经被尘封了 30 多年的音乐人的名字,也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就是 86 版《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的曲作者许镜清。

许镜清,这位曾经寂寂无名的音乐人,万万没想到,在被遗忘多年后,自己竟能凭借一部游戏而爆火出圈。8 月 22 日,82 岁的许镜清在接受采访时,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满足的神情,兴致勃勃地表示:“我的音乐能在新的领域焕发光彩,能让大家开心,我作为音乐创作者也是很满足的。”

许镜清的人生经历可谓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他出生于山东,成长于黑龙江,从小就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困苦。父亲在外辛苦打零工,母亲则在家辛勤务农,两个年幼的妹妹嗷嗷待哺,一家人的生活可谓是捉襟见肘。从 5 岁起,身为长子的许镜清,每天天还没亮就得外出捡煤核、拾柴火,以此来抵御东北那刺骨的严寒。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闲暇之余,许镜清最喜欢摆弄父亲用鱼皮为他制作的二胡。可以说,这把二胡给予了他最早的音乐启蒙。然而,命运对许镜清并不宽容。在他 14 岁那年,正值壮年的父亲因病离世,从此,许镜清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家境的贫寒让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当母亲看着儿子手中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无奈地说道:“去上大学,就算拉小车也得把你供出来。”那一年,年少的许镜清揣着母亲捡苞谷、拉小车攒下来的钱,踏上了前往哈尔滨艺术学院的求学之路。

多年后,许镜清依然对家人心怀愧疚:“父亲没了,我身为长子,按说是不应该读书的,应该找个工作,哪怕是力气活儿也行,帮着母亲照料两个妹妹。”带着这份对家人的愧疚和感恩,许镜清一边勤奋读书,一边坚持勤工俭学。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从不参与社交活动,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打工,一门心思只想顺利完成学业。正因如此,同级的很多同学都不曾留意过他的存在。

直到《西游记》风靡全国,一些同学才从模糊的记忆中,依稀搜寻到“许镜清”这个名字。1965 年,大学毕业的许镜清,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担任作曲。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依旧保持着低调内敛的作风,对仕途毫无兴趣,而是将全部心思都扑在了音乐创作上。

为了提高自己的音乐造诣,他不仅精通民族乐器,还积极主动地学习新事物,认真学习当时还比较少见的电子乐。而他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在 41 岁那年得到了应有的回报。1983 年,央视投资拍摄的《西游记》开机,音乐编辑让许镜清为一首插曲进行配乐。接到任务的许镜化,立刻全身心投入工作,没过多久就完成了歌曲小样。

当《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听到这个小样后,不禁惊呼:“这就是我想要的孙悟空的感觉啊!”得知作曲之人并没有什么名气时,杨洁坚定地说道:“我要的不是名气,而是实力。”原来,在此之前,杨洁已经拒绝了 7 位颇有名气的作曲家。正是这一分多钟的歌曲小样,让杨洁看到了许镜清身上蕴藏的潜力和才华,继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

在杨洁的大力支持下,许镜清开始了长达 4 年的《西游记》配乐工作。可以说,作为一名作曲家,许镜清将自己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西游记》。加入《西游记》团队后,杨导交给许镜清一个任务,要求他创作一首大约 2 分 40 秒的片头音乐。

虽说杨导没有给出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让他尽情发挥,但深知责任重大的许镜清还是感到有些为难。毕竟,要通过一首短短 2 分多钟的曲子,精准地展示出《西游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特质,这绝非易事。

为了创作出这段令人难忘的《西游记》序曲,许镜清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灵感却突然降临。一天中午,一群农民工兄弟恰好从许镜清的窗前经过。他们拎着饭盒,有说有笑,一边走一边用勺子敲打着饭盒,口中还哼着小调。

看到这一幕,许镜清瞬间灵感迸发——这种随性而为的洒脱,不正是孙悟空放荡不羁性格的真实写照吗?于是,他赶忙拿出纸笔,将这叮叮当当的声音记录下来,《云宫迅音》那强劲有力的开头主旋律就此诞生。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许镜清全身心沉浸在音乐创作之中,在梦中,他听到了一个悠远缥缈的女声吟唱。这段美妙的女声吟唱,也被他敏锐地捕捉并记录下来,巧妙地融入曲中,完美地呈现出原著中神仙世界的缥缈之感。经过后期的精心补充和调整,一首经典之作《云宫迅音》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