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上学生用AI写歌,体育课上AI记录学生运动数据
更新时间:2025-03-31 16:06 浏览量:4
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鲍妮
“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正是AI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而创作,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春节期间Deepseek火了,AI也逐渐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在数字教育浪潮的席卷下,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开始积极探索,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的各个领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充满诗意的音乐课堂,到涵盖五育并举的多元课程,AI技术正助力这所老牌名校焕发出新的活力。
音乐课上学生用AI写歌
新学期开学,西大街小学的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课堂变得不一样了,更多新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被实现。
近日,在西大街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一节“AI音乐课”悄然上演。该校音乐老师汪芷梅巧妙地将AI技术与音乐、古诗词教学相融合,带领学生们踏入了一个科技与艺术交织的奇妙世界。
课堂上,同学们首先了解了古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寓意,并在汪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诗歌的体会输入指令,尝试为诗歌创作旋律。有了AI技术的加入,原本不懂作曲的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作品”,他们通过操作AI系统,不仅能够快速获取丰富的音乐素材,轻松创作出独特的旋律。
“这个AI系统太神奇了,它帮我找到了很多灵感,让我能把对古诗的感受用音乐表达出来。”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在课程的最后,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AI音乐作品。更令人惊喜的是,AI生成的“李白”形象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了评价,这种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不仅学生发生课堂的变化,教师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AI技术带来的转变。“AI系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汪芷梅老师说,它能分析学生的音乐喜好和演唱风格,推荐适合的音乐作品和学习资源,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有了AI就像多了一个“万能的工具”,把原本难以实现的授课方式变得可得,同时还能激发孩子们的无限创意。“把AI技术引进课堂,课上学生还学会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从而将一节普通的音乐课,变成融合语文、音乐和美育的综合课堂,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听完课后,该校常青慧老师评价说。
近年来,西大街小学将AI融入课堂,践行“厚善”教育理念,以技术赋能教学,提升效率、个性化学习,培养兼具数字素养与仁爱之心的未来人才。
AI给每月主题活动“出点子”
如今,西大街小学对AI技术的探索并不局限于音乐课堂。在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教学中,以及体育、德育等课程里,AI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学校实现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
今年三月,学校组织35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了首届“厚善思辨杯”优质课竞赛。AI辅助教学系统为84节优质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教学方案。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系统能够精准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体育课程中,AI技术同样大显身手。AI系统能够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提供科学的运动建议和健康指导。“AI技术让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科学、精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该校体育老师高艳介绍说。
西大街小学将AI融入课堂,既是践行“厚善”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也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通过AI技术赋能教学,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更实现了从“统一教学”到“个性化学习”的转变。以五年级语文组长陈文婷老师的《古诗鉴赏》一课为例:传统课堂教师统一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参与度不高。AI课堂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识别每位学生的理解难点,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参与度明显提升。熊菲校长在执教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一课后反馈,依赖教学效率低的手绘图形授课时,学生当堂练习大约在正确率75%左右,运用AR立体建模技术后,学生可360°观察图形特征,正确率达96%以上。四年级科学教师张为民的《植物生长》这节实验课上,以往受季节限制,仅能观察静态图片,而AI构建了虚拟种植系统,学生可自主设计变量实验,观察完整生长周期。这些创新实践让“厚善”教育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活力,既保留了学科特色,又通过技术手段延展了学习边界,使课堂效率大增,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高。
在德育方面,西大街小学推出了A+德育系列课程。以寻找“厚善少年”为线索,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活动,并尝试运用AI技术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例如,在3月的“学雷锋”主题大思政教育中,学生们通过AI软件生成“服务中的我”漫画图片,然后进行实际服务活动并拍照对比。月末,学校将优秀作品打印成册,形成“红色善礼厚善活动手册”。
“本学期开始前,我们已利用AI做好本学期的策划,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AI海量的数据库,为我们开展各类活动出了不少好点子。”西大街小学校长吴颖静介绍,4月,学校策划让各班利用AI技术策划啦啦队活动,制定助威口号、制作加油海报、编排动作,增强集体凝聚力。5月,结合五月多彩劳动周,开展AI+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化身小记者采访劳动者,形成“绿色善为厚善活动手册”之视频素材库。6月,学生将AI助力形成的文创作品进行展示、义卖或赠予路人,所得款项用于帮扶结对学校,培养实践创新和沟通表达能力,形成“黄色善思厚善活动手册”素材库。
教学从“漫灌”变“滴灌”
AI技术创新了师生的德育评价形式,也让西大街小学的师生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新风尚。据悉,该校德育处根据每月活动主题设置奖章类别,教师通过人人通平台进行电子颁章,本学期,西大街小学还开发了独有的西大“厚善勋章”,代替传统奖状。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获章情况生成整学期表现雷达图,代替传统评语。
不仅如此,走进今天的西大街小学课堂,科技与教育的融合随处可见。在语文课上,作文批改不再是教师伏案疾书的繁重工作,智能批改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语法错误、分析行文结构,让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个性化指导;在数学课堂里,手写体识别技术实现了作业秒级批改,准确率高达99.2%;英语课上,AI口语测评系统实时反馈学生的发音、语调,让语言学习更加生动高效。错题自动归类、针对性练习推送、课堂情绪识别等功能的运用,让教学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学校依托“人人通”评价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数据点,为每位学生绘制精准的数字画像。“现在备课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一,却能给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班主任向慧青老师这样说道。
将AI辅助教学模式与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西大街小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教学质量。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AI辅助教学的研究和应用,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区域数字教育提供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