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歌手三年接受五次手术,为何髋部骨折难处理?
发布时间:2025-04-29 09:26:25 浏览量:3
4月26日,歌手萧亚轩三年接受五次手术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日前她在社交平台发文,透露自己正在进行复健。2022年,其因髋骨关节骨折而暂停工作;2024年,她曾公开表示,自己接受了多次手术,其中包括更换人工髋关节、取出钢钉及骨浆灌注等治疗。
4月16日,歌手萧亚轩在社交平台发布动态,透露自己正在进行复健。微博@萧亞軒MISSELVA图
为何髋关节骨折如此难处理?髋关节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核心关节,4月27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陆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管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髋部骨折都很棘手。髋关节骨折后,股骨颈等部位血供较差,这种骨折面临着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部分患者需多次手术(如钢钉固定后更换人工关节),延长了恢复周期。”
“髋部骨折后,患者因疼痛和活动受限,易引发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褥疮(皮肤溃烂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长期疼痛、行动受限和康复困难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戴雪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髋部骨折往往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中明确,我国每年的髋部骨折新发病例超过100万,而且还在逐年增加,约有35%的髋部骨折幸存者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护理,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10-20%,1年死亡率高达20-30%,且医疗费用昂贵。
尤其是对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而言,髋部骨折危害远超一般骨折。陆声提醒,“老年人对创伤的耐受不够,髋部骨折后老人处理不及时会有很多的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肺炎、心脑血管事件、褥疮、剧烈疼痛、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会导致老人的死亡。”
在戴雪松看来,髋部骨折的严重性源于其高并发症风险、生理功能的重创及漫长的恢复期。及时手术、科学康复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髋部受伤后,如果有疼痛感,应该避免移动导致二次损伤,并尽快就医,一般老年人需要积极的手术治疗,尽可能在48小时内手术,要尽可能早做,有效减少髋部骨折的并发症,否则可能会错过窗口期,医生会根据患者损伤部位或程度来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陆声也提到,手术后,完全康复通常需3个月至半年,老年人可能更久。若出现感染、内固定失败或假体松动,需二次手术。即使手术成功,部分患者仍可能遗留步态异常或活动受限,需持续康复训练。
责编:王真
主编:张赫
校对:任璇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