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国家级非遗“白云山道教音乐”,白云神韵,圣境仙乐!

更新时间:2024-09-21 00:58  浏览量:40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气质情感,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在华夏众多璀璨的文化宝藏中,道教音乐以其独特韵味、深邃内涵和神秘色彩,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白云山道教音乐,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陕北地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

图片来源佳县白云山景区

浩瀚的中华文明历史古迹中,道教音乐经历了沧桑的洗礼,也为历史的长河平添着无数精彩篇章。音符的流动正如历史文化的继承发扬,白云山道教音乐同道教的源起、绽放、再生相依相伴,在传道慰藉、文艺中兴中,留下了波澜壮阔、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2008年,白云山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01历史形成

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源流,是民族音乐中的瑰宝,被称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其形成期可追溯到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仪等人持陕西布政使司帖来白云山总理教务,首次把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传到白云山,从而使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双重成分,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

清康熙年间,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广集名山道乐,并使之融入白云山道教音乐中。于是,白云山道教音乐又具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道士们又吸收佛教、晋剧、唢呐、陕北民歌等曲调的精髓和演奏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此后,白云山道教音乐也成为葭州黄河之畔的“天籁之音”。

02艺术特色

作为白云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白云山道教音乐常配合白云山庙会举行,由经韵曲调、笙管音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其产生、流布、传承与佳县所处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全国道教音乐中独树一帜,既有清雅的宗教色彩,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从表现形式来说,白云山道教音乐的经韵曲调按音乐形态可分为讽经腔、诵诰腔、韵腔三类;笙管音乐既可以为经韵曲调的演唱伴奏,也可以单独演奏笙管曲牌;打击乐包括铙镲牌子和铛镲牌子两类……从基本节奏、唱腔音调到演唱形式,白云山道教音乐处处显示着陕北地方风格与色彩,庄严之中蕴含着豪放,典雅之中浸透着轻柔。

03圣境仙乐

以“史”言志、以“乐”传情、以“礼”和声,在同享妙音的世界中,缘结千秋福祉的弦歌无量——白云山道教音乐历经沧桑岁月,在静静流淌的时光里、在漫长岁月的长河中,将声音与时间相互交织融合,汇聚成具有深厚底蕴的陕北人文印记。它是历史的见证和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古代音乐中的“活化石”。

千年古韵,依旧流香。或以歌曲的形式瞻仰仙真、祈福纳祥;或将民间音乐的遗韵和古典音乐的信息蕴藏于悠扬的旋律中;或聆听道法自然回响,心旷神怡……白云山道教音乐,美在它的内涵和神韵,历经岁月的洗礼,动静自如的音乐气息,挥洒出太极动如行云、气如江河、静如山岳的意象,音符流动间,隐隐飘送着自然灵气,滋养身心。

白云山道教音乐,来自白云山古朴悠扬的旋律,是一场远古的音乐艺术。它的丝丝声韵,流淌着道家文脉;它的点点音符,开展出一片辽阔的静谧;它的鼓乐吹笙,奏响来自自然的灵气……聆听悠远非遗古韵,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白云山道教音乐,一曲妙音,空灵悠远,让灵魂在音乐风景里漫步,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