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  一曲颂子龙:《赵子龙在大邑》赏析

一曲颂子龙:《赵子龙在大邑》赏析

更新时间:2024-10-07 07:59:33  浏览量:2


一、歌曲之缘起

《赵子龙在大邑》这首融合历史与现代元素的歌曲,其创作背后蕴含着作者广汉谢文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英雄的敬仰。广汉谢文深入研究赵子龙的历史事迹,从那些波澜壮阔的三国故事中,挖掘出这位蜀汉名将的非凡魅力。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蜀汉名将。其形象英俊,武艺高强,尊崇道义,赤胆忠魂。单骑救主、汉水破曹等故事广为流传。据史料记载,蜀汉建兴七年(229 年),赵云病逝于成都。因曾在大邑戎兵防羌,后主刘禅敕葬锦屏山麓。

作者以成都大邑为背景创作这首歌曲,绝非偶然。大邑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与赵子龙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有子龙街、箭道街等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还有望羌台、平云亭等赵子龙曾经留下足迹的遗迹。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深入了解大邑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将赵子龙的英雄形象与大邑的地方特色紧密结合,使歌曲既具有历史感,又充满了地方风情。

通过细腻的歌词描绘和情感的渲染,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赵子龙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让听众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邑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

二、歌曲之内容

(一)成都街头的历史韵味

歌曲以成都街头、武侯祠旁的景象为开篇,瞬间将听众带入了那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三国时代。成都街头,古韵流传,仿佛能让人看到昔日繁华的街道上,人们传颂着三国英雄们的故事。武侯祠旁,大邑墓藏,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英雄的归宿。武侯祠作为纪念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的庙宇,与赵子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风中轻扬的三国故事,如同岁月的回声,唤起人们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回忆。站在武侯祠旁,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仿佛能听到赵子龙的战马嘶鸣,看到他驰骋疆场的英勇身影。

(二)大邑墓藏的英雄传奇

锦屏山下,英雄长眠。这里的云墓静默,历史沉淀。赵子龙在大邑的安息之地,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据记载,赵云墓封土高 2.3 米,呈半圆形,形如小丘,周长 29.1 米。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原有布局呈阶梯状,前后顺序依次为照壁、戏台、金水桥、端礼楼、前殿、天井、大殿、天井、拜庭和子龙墓,最后是桃园。整座墓园依山而建,红墙环绕,四周广植翠柏、修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英雄的传奇故事。

(三)英勇事迹的传颂

赵子龙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等英勇事迹,在蜀地广为传颂。长坂坡上,他孤身一人,在曹军的重重包围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成功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这一壮举,展现了他的忠勇无畏。截江救阿斗时,他又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功阻止了东吴的阴谋。这些事迹,不仅体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敌,更彰显了他对主公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当。正是因为这些事迹,赵子龙在蜀中的威望极高,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四)望羌台与祠堂的怀念

望羌台上,相思泪长。这里曾是赵子龙观察敌军的地方,如今,它成为了人们怀念英雄的象征。站在望羌台上,俯瞰着大邑的美景,仿佛能看到赵子龙当年在此指挥作战的身影。云之故事,代代相传,人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赵子龙的英雄事迹传承下去。静惠山前,祠堂庄严。子龙祠,即 “将军庙”,为木结构三进式四合院建筑,历史上几毁几建。这里是人们祭祀赵子龙的地方,每到特定的日子,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献上自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云之英魂,永世不忘,赵子龙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赵子龙与大邑

(一)安息之地的历史考证

赵云墓,位于大邑县晋原镇东门锦屏山麓,距成都 51 公里,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 3432 平方米。墓封土高 2.3 米,呈半圆形,形如小丘,周长 29.1 米。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原有布局呈阶梯状,依次为照壁、戏台、金水桥、端礼楼、前殿、天井、大殿、天井、拜庭和子龙墓,最后是桃园。主体布局结构具有川西祠庙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单体建筑具有川西民居木构建筑的普遍特征。正中竖有宽 1 米、高 2.5 米的墓碑,上刻篆体大字 “汉顺平侯赵云墓”,两侧刻有填金对联 “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上有匾文 “永烈千秋”。整座墓园依山而建,红墙环绕,四周广植翠柏、修竹。当年墓葬前有神道,已发现残损的神道碑,其封土底部是四层石条渐进式地围成圆形,上部为夯土筑成。赵云墓有子龙祠,即 “将军庙”,为木结构三进式四合院建筑。历史沿革方面,建兴七年(229 年),赵云病逝于成都,后主刘禅 “敕葬赵子龙于成都锦屏山之东(今大邑县银屏山麓),建立庙堂,四时享祭”。241 年,蜀汉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赵云墓毁于明末兵火,后经多次兴废。清康熙四年 (1665) 重建,后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迭次培修。民国二年 (1913) 时,有人打开赵云墓墓道的石门入内查看,见有铁套棺悬于岩壁上,地室内有兵器架、万年灯缸等。新中国成立后,赵云墓被用来办学校,20 世纪 50 年代是一所中学,到了 80 年代改为职业高中,在办学过程中拆除了一些老建筑。赵云墓于 1961 年被大邑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 年被成都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 年 3 月,赵云墓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主要修缮戏楼、灵官楼、前殿、大殿、拜殿等 5 大主要建筑,预计 2024 年 8 月底完工,2025 年面向市民群众开放。

(二)历史事迹的传承

赵子龙在大邑的历史事迹丰富且充满传奇色彩。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后,赵云驻防大邑一线。当时,青衣江上游的汉嘉郡以青衣羌为主,大邑为蜀郡江原县,与汉嘉郡临界,羌汉时有摩擦。为防御侵扰,赵云在锦屏山上筑一台一亭,即望羌台、平云亭。他还修筑土城,据明朝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曹学佺所撰《蜀中名胜记・上川南道》记载,“静惠山(银屏山麓的第一座山),一名东山,山下土城,相传是蜀汉将军赵云筑,盖云尝防羌于此,有云墓及庙存。” 此外,在大邑还流传着赵云与青羌首领梵布比武的故事。梵布召集一万多人马欲取邛州直逼成都,赵云摆好阵式,梵布败退却不服输,要求比箭。双方在静惠山顶比试,最后赵云一箭穿透梵布箭靶,梵布归降。人们将两军运箭踩出的小路命名为 “箭道街”,旁边新修的碎石马路取名为 “子龙街”。这些历史事迹展现了赵子龙的智勇双全和子龙精神在大邑的传承。

(三)文化活动的展望

赵云墓修缮后,大邑将与成都武侯祠 “双祠联动”、整体发力,打造成都三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同时,发展与时俱进的三国文化产业集群,打造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亲子游憩、生态旅居为一体的廉政文化公园。通过多媒体设备数字化呈现赵子龙及三国故事,与游客形成互动,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历史和文化。此外,还将打造文创产品,让文化活起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未来,大邑将以赵云墓为核心,进一步弘扬子龙文化,传承子龙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这位历史英雄的魅力。

四、歌曲之意义

《赵子龙在大邑》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艺术瑰宝。它通过对赵子龙形象的精心塑造,以及对大邑历史的细腻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怀念之情。

从文化价值方面来看,这首歌将赵子龙这位蜀汉名将与大邑的历史遗迹、文化底蕴紧密结合。大邑作为赵云的安息之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歌曲中的成都街头、武侯祠旁、锦屏山下等场景,不仅展现了大邑的美丽风光,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通过歌词的描绘,听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亲眼目睹赵子龙的英勇事迹。同时,歌曲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大邑的历史文化,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艺术魅力方面,作者广汉谢文在旋律和编曲上力求展现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歌曲中既有传统乐器的悠扬旋律,又有现代音乐元素的加入,使得整首歌既具有历史感,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歌词的创作更是细腻动人,通过对赵子龙的英雄形象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的描绘,让听众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此外,歌曲的演唱也为其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演唱者用深情的歌声,将赵子龙的英雄气概和大邑的历史韵味完美地展现出来,让听众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着历史与艺术的魅力。

《赵子龙在大邑》这首歌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怀念,更是对大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相信在未来,这首歌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赵子龙和大邑的历史文化,为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