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押注AI,能否迎来第二春?| 智涌分析
更新时间:2024-10-09 11:42 浏览量:38
【ITBEAR】2024年的云栖大会如期在9月19日举行,依旧热闹非凡,但主题已悄然转变,AI应用成为了全场焦点。
相较于2023年,今年的云栖大会展示了更多AI应用场景,尤其是人工智能+馆和前沿应用馆,挤满了各类AI创业项目。细分赛道逐渐成型,如AI编程、3D/4D生成、AI音乐等,多家创业公司展示了已经落地可用的产品。
具身智能区尤为引人注目,20多家机器人企业齐聚一堂,观众对能翻跟头、推不倒的机器人表现出浓厚兴趣。
阿里云作为科技行业的风向标,持续在AI领域发力。阿里云CEO吴泳铭在开幕式上表示,去年大模型仅能辅助程序员编写简单代码,如今已能直接理解需求,完成复杂的编程任务。
在展会中,各类AI应用产品的迭代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去年,许多AI生图和智能客服产品受限于模型推理速度,体验平平,而今年已经可以实现与数字人的实时对话和随时打断。
然而,当前的AI应用发展仍离人们期待的大爆发有很长距离。吴泳铭表示,阿里云将持续投入到AI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本次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新一代开源模型Qwen2.5,涵盖多个尺寸的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数学模型和代码模型,总计上架100多个模型。其中,Qwen2.5全系列模型在18T tokens数据上进行预训练,整体性能提升18%以上。
尽管国内大模型降价潮引起了争议,但阿里云表示,现在AI大模型的降价远未到底。阿里云CTO周靖人否认降价是牺牲利润,他表示,模型本身在快速迭代,推理架构和系统优化都有所提升,这才使得技术红利能够让利给客户。
吴泳铭提出,AI最大的想象力不在手机屏幕,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这一观点为中国大模型的发展指明了不同道路,不再单纯重复上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轨迹。
阿里云在AI基础设施上的建设仍在继续,单网络集群已拓展至十万卡级别,从芯片到数据中心等各个环节都有更新。根据阿里云披露的数据,超过50%的新增算力市场需求由AI驱动产生,这一趋势还将持续扩大。
随着OpenAI新模型o1的发布,中国大模型的发展道路将更加明确,有望在物理世界赛道上实现更大突破。阿里云作为国内对大模型最激进投入的巨头,已在内部涵盖开源、闭源的大模型产品,并在外部投资了国内多家大模型企业。
o1的突破让大模型训练范式发生变化,有望让大模型更智能地交互,从过程中去学习。这将指向数字内容和实体产业两个方向,中国在这些领域具有无法比拟的产业链优势。
阿里云推出了新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汽车AI助理不仅能理解用户的语音、手势,还能根据环境信息和常识判断做出自主决策。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持续,生成式AI将通过生产力的供给创造新的价值,提高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