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真人音乐现场此起彼伏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听虚拟偶像唱歌?
更新时间:2024-10-09 20:26 浏览量:33
随着跃动的倒数鼓点,大幕灯光亮起。舞台上,女孩儿一身蓝色华服雀跃出场,歌声嘹亮;舞台下,几千观众一起晃动荧光棒,沉醉在一片浩瀚的蓝色海洋。
这是刚刚结束的国庆长假里,虚拟歌姬洛天依在上海静安体育中心的舞台上,为粉丝呈献的一场视听盛宴——“无限共鸣”全息演唱会。哪怕长假已经暂告一段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过这场演出的观众们都仍在强大的戒断反应中无限回味着那个夜晚,直言仿佛大梦一场。
即便是不了解何为虚拟偶像、何为全息技术的我们,恐怕也多少听说过洛天依的名字。在Bilibili的跨年晚会上,在各种爆火的电音歌曲视频里,我们都不难看到这个有点二次元的蓝色精灵。
很难想象,在真人歌手高手如云,演唱会、音乐节此起彼伏的这些年里,一位不依托任何真人形象而诞生的虚拟偶像,已经慢慢成长为了一名小小歌唱家,并拥有了一群专属观众。出道12年人气不减,她的歌坛“长寿密码”到底是什么?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虚拟偶像的存在?晨报记者借洛天依这场全息演唱会的余韵,对话哔哩哔哩Vsinger业务部市场总监黄欢淼,来解答一些有关虚拟偶像的疑惑。
如何“虚拟”,如何“全息”?从技术上说,洛天依的制作过程和游戏角色的诞生有点像。都需要用电脑构建模型,做出大概的人物形象。也需要依靠真人动捕演员采集一些肢体动作,让她有更逼真和自然的舞动。但和我们看到的很多虚拟主播不同,她背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真人(专业术语为“中之人”,来自日语,即虚拟偶像背后的人)在做动作或是说话,从形象到人设,她是一个全新被创作出的一个虚拟偶像。
早期的洛天依,从建模到动态设计,主要是依靠日方团队给予技术支持的。毕竟在虚拟歌姬的制作上,日本早在2007年就已经拥有了像“初音未来”这样的“大前辈”,经验相对丰富。但如今,洛天依的技术团队已经基本是国内阵容了。黄欢淼告诉记者,这也得益于这些年国内在游戏领域的迅猛发展。
以往的虚拟人物制作是借助传统的3D软件,渲染输出一个3分钟的动画需要动辄十几个小时,且精细度十分有限,人物表情动作都不是非常生动。现在的思路是,革新游戏引擎,就像人们使用的工作本电脑升级成了游戏本,显卡和GPU性能都提升了,动画渲染速度也快,精度也高,诸如人物的面部表情等等细节就都有了很大进步,这时制作出来的虚拟人物就更加真实自然。
“对比以前,我们现在使用的高性能显卡是和《黑神话:悟空》同级别的,从降低时间成本、还原虚拟人物真实度等方面提升非常大。”黄欢淼向记者介绍,国内的游戏技术包括艺术审美已经来到了世界前列,这也是洛天依可以作为中国的虚拟偶像“独立行走”的重要依托。
这样的虚拟偶像要开演唱会,在舞台呈现上也涉及一系列技术问题。毕竟并非真人,她出现在舞台上,是需要介质的。要么是一块常规的LED大屏,要么是“看不出是屏幕”的一块“高科技大屏”。这时,便用到了“全息技术”。
和传统的LED屏幕相比,全息屏的特点在于借助特制的全息膜和投影技术,让虚拟人物的出场自带“悬浮感”,你几乎可以忽略屏幕本身,产生一种好像洛天依就真实地站在舞台上的错觉。“全息技术在国内还是存在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比如一些演出方只是用了透明的冰屏或者全息的涂料,就号称是全息技术,但其实介质不同,呈现效果差别还是很大的。”
和真人的演唱会或者舞台演出相比,洛天依的舞台没有任何实物道具,所有的舞美都是通过数字效果呈现在有一定纵深的几块舞台大屏上,这确实节省了歌曲之间换景的时间。且作为虚拟艺人,她可以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就能轻松在一场演唱会上更换超过10套造型,全程高强度唱跳也毫不费力。
但这些也对现场所有技术工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虚拟艺人毕竟机动性不如真人,在舞台上,灯光、音响、现场乐队、同台合作的真人歌手,所有人都必须配合洛天依的节奏,默契合作、严丝合缝。
这就是她的演唱会彩排和真人演唱会稍显不同的地方——考验最大的不是“艺人”本人的发挥,而是除了她之外的所有人。
看似是技术加持的虚拟偶像,背后实则需要大量“人力”。据黄欢淼观察,这些年来国内全息演唱会在硬件上技术革新并不算明显,但有经验、操作更娴熟的一批技术人员快速成长,倒是对全息演唱会的更高质量的呈现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全息屏的表面并非是光滑的,而是有不规则凹凸起伏的曲面,于是和人们平时操作照相机时经历的“对焦、然后一秒变清晰”的过程不同,有时仅仅调整一个聚焦就需要耗费4到6个小时。另外,演出场馆环境的不同,对投影仪亮度的要求也不同。诸如体育场这样空间很大的场地,就需要动用两台投影仪投射出一个人物,这个过程又会涉及这两台投影仪的像素点调整,总之技术和操作难度很大。
“就像一名成熟的摄影师拍出来的作品一定和小白效果相差很大,但这并不一定是照相机本身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欢淼回忆,2017年,洛天依第一次在上海梅奔举办万人演唱会的时候,当时的几乎所有导演和技术工种共计六、七十人的团队都来自日方,“放眼望去,一个场子里除了我们主办方都是日本来的工作人员。”
经过了这些年的学习和摸索,国内的技术团队才逐渐成型,而这一次的全息演唱会,所有技术层面的操作均由中国团队独立完成,这在整个行业内都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如何“创作”,如何“歌唱”?除了视觉呈现上的门道之外,洛天依更被值得称道的还是她的老本行——歌唱。我们熟悉的《达拉崩吧》、《权御天下》等网络爆火的歌曲都出自洛天依的演绎。
很特别的是,和真人歌手依靠音乐制作人作词作曲、发布专辑然后举办自己的个人演唱会这一流程稍显不同,洛天依唱的歌,大多来自用户自创——所有人都可以为她创作歌曲,并让洛天依演唱。国庆长假里的这场演唱会,洛天依演出的歌曲中超过九成都来自用户。于是在演出前,洛天依的团队还要向创作者支付费用,获得授权。
而这样的模式,还要从“雅马哈”和“初音未来”说起。
作为日本的一家乐器、音响设备制造商,雅马哈的钢琴、电子琴一直在业界闻名。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它不再满足于生产乐器本身,人声如何也可以像乐器一样被“演奏”,成了一个新的命题。于是,20多年前,雅马哈依靠自己的声音合成技术,制造了初代VOCALOID声音合成器,通过输入歌词和音符的方式可以直接生成歌曲,而歌曲的基础声音数据采集于真人的声音贡献者,这也使得合成之后的歌声更趋近于人声。
但只有一个合成器还不够,IP方Crypton Future Media还为这个合成器搭建了一个人物形象,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虚拟人物在唱歌,完整了视听体验。这个最初的虚拟形象就是后来爆火的日本虚拟歌姬“初音未来”,她的代表作“甩葱歌”也曾在中国的网络上掀起过一阵电音热潮。
日本的虚拟歌姬“初音未来”
“初音未来”问世之后,所有有音乐才华的年轻创作者都争相使用这一软件进行歌曲创作,并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一时间,大量的原创音乐通过这个甜美的虚拟歌姬,被更大范围的群体听到。这一模式,四两拨千斤地打破了传统音乐行业的运转模式,年轻人从“只能往唱片公司寄demo却常常石沉大海”的窘境中,看到了创作的希望和动力。可以说,后来“初音未来”旺盛的生命力,其实是来自于这些最基层的音乐创作者。
这个模式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它既节省了租借录音棚、邀请录音师等对新人来说相对高昂的音乐创作成本,也帮助很多年轻的音乐人通过更便捷又有效的途径进行创作和表达,让更多元的音乐品类有机会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不至于被主流市场埋没。而更关键的是,只要创作的人才源源不断,初音未来就始终不会担心自己“江郎才尽”。
洛天依的诞生,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样的模式,近年来还在声音采集上运用了比初期“音素拼接”更丝滑的“人工智能”技术。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经有上万名创作者为洛天依创作歌曲。这些歌曲被用户上传到Bilibili等视频平台,优质的作品会经过大众的检验而大浪淘沙,于是便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电音金曲,其中一部分也就变成了洛天依演唱会上的表演曲目。
出道至今12年,洛天依也用这些歌声陪伴了一代人度过了人生各不相同的阶段,这也是观众们在走进演唱会现场会更容易被打动的原因。这种感受可能和我们听任何一位真人歌手的演唱会别无二致,甚至,还要更亲切一些。因为这些歌曲本身,也都来自于我们身边千千万万的音乐爱好者。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洛天依的演唱会主题会定在“无限共鸣”。人们愿意为洛天依买单的理由,其实和任何其他的线下演出一样:一群同好聚在一起,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大家合唱同一首歌,这些旋律或者歌词曾在某一个时刻打动过你,那一刻无论舞台上的是真人还是虚拟的歌手,你都达成了自己内心的某些完整。
在黄欢淼看来,洛天依能够成名并活跃在虚拟偶像界至今,归功于长久以来团队对其非常明确的定位——好好做一个虚拟歌手,唱出大家的心声,传递共鸣。“一个虚拟人的长寿密码,在于它可以持续带给受众怎样的价值内核,而不是盲目追随新兴技术的热潮,那很容易昙花一现。”
“根据目前我们的观察,洛天依的演唱会用户还是以14-24岁的年轻群体为主。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创作者年纪范围的映照。我们倒很希望,未来有更多不同年龄段的创作者,能带来更多风格的音乐,也告诉不了解洛天依的受众,她不只是一个二次元偶像,她也可以是虚拟偶像界的歌唱家。”黄欢淼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