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清音悦耳 正韵养德

更新时间:2024-10-23 15:57  浏览量:1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以“音乐+X”学科融合为锚点开展音乐学科教学,以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为纽带建立“五育”之间的联系,以更加自然、和谐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快乐成长。

建立共情、育德的审美课程体系

学校音乐课程体系以“审美、共情、育德”为核心内容。“审美”即通过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健体”,培养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共情”即通过开设音乐素养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对人生与音乐、社会与音乐、自然与音乐的认识;“育德”即通过合唱社团的梯队建设,让学生学会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与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意志品质健全。

学校设计了基础类必修课程、发展类选修课程、创新类特选课程,分别指向不同目标维度。在基础类必修课程中,实施歌唱课、欣赏课和器乐课三类课程,通过技巧训练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在发展类选修课程中,学校分别在二年级和五年级开设2个学年的音乐素养基础课程,全面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在创新类特选课程中,学校在不同学段建设合唱社团梯队,以培养“共情”能力为目标,促进创新类特选课程优质、长远发展。

在完善音乐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校以中国传统音乐为载体,将课程情感化、拟人化、动态化、立体化,使教育策略更活泼、能量更强大,有利于增强美育的实效。

编创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

学校着力促进音乐学科与舞蹈、美术、表演等艺术教育的融合。跨舞蹈、语文两个学科的“诗乐舞”课程便是其中代表。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诗、乐、舞之间有共同的节奏、韵律和表达方式,是同源的艺术形式。“诗乐舞”课程表现的是文字、音乐、舞蹈之间的交融关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恰当的、具有美感的情绪情感抒发方法。为此,课程团队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找到恰当的课程“融合点”,设计合理的“诗乐舞”创意舞蹈课程框架,形成契合学生需要的课程内容。

“诗乐舞”课程将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通过乐曲演绎、舞剧创编的方式综合性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教室上语文课。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感悟诗词意蕴、用乐曲描绘诗词内容,用具身的表演方式感悟诗词美、表现音乐美、体会动作美,提升学生的肢体感受力,由内而外激发学生的表现力,突出音乐课程综合实践的特性。

在课堂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对身体动作进行具象化处理,营造意象化的场域,在动作的虚实转换之间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展现出具有创新意义、内化性质的作品。同时,教师尽力创设互动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氛围,给予学生宽松的个性表达空间,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创作,并通过展示与评价的剧场模拟环节,使学生外化创意思路,更多地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真实情境中培养真挚情感

学校以世界为课本,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学科、生活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

学校组织学生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欣赏、学习“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为了在协同劳动中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压力而发出的吆喝和呼号,后逐渐被美化,发展成独特的音乐形式。教师将歌曲赏析与劳动精神培养相融合,让学生在学唱“劳动号子”时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伟大,切身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

“成长礼”是中国传统“八礼四仪”中的重要仪式。学校专门为四年级学生设计了一节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的综合样态音乐课,在学生人生的第一个10年,用一堂仪式满满的音乐课孕育梦想、奠基未来。课程主题为“拾光里·共唱成长的歌”,整节课分为“成长·礼”“成长·期”“成长·志”3个篇章。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成长·礼”篇章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传统器乐曲中整理衣冠,共唱《踏雪寻梅》。在“成长·期”篇章中,学生表演音乐课本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成长”赋予明确的意义。在“成长·志”篇章中,全体学生握拳肃立,向未来郑重许下承诺。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应该与多学科进行融合、碰撞和联系,真正做到从传统文化视角认识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并通过音乐阐释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教师报》2024年10月23日第10版

作者:张景碧 刘仕琦